|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中国企业博物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企业博物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旧多、更新少,展览经济投入多、收益少等。正是由于存在上述运作偏颇,才使得许多企业博物馆建设陷入误区,甚至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鸡肋。
  4.支持不力。缺乏引导和政策支持也困扰着国内企业博物馆的发展。200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将博物馆列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的领域,这一点令不少民营企业感到振奋。但由于部门、行业分割等因素,有关企业办博物馆的具体指导和可操作性的规程还非常缺乏,使许多有热情办馆的企业无从下手;公共博物馆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够,多头管理的体制使一些正常的业务交流指导和行业规范“鞭长莫及”或被指“师出无名”。
  
  四、中国企业博物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企业要认清企业博物馆的性质和价值,它不是装饰性的建设,而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工具。企业博物馆应该反映企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是树立企业品牌的重要平台。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博物馆是在企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在这些企业博物馆中,我们能够看到企业整个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在各自行业,甚至对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对企业文化发展的最直接反映。
  2.正确定位。企业博物馆如何定位,为谁服务?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关系到企业博物馆能否长期有效发展与壮大。从企业博物馆可持续性来讲,企业博物馆的服务职能不能丢,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认同与强化,才能有利于企业博物馆各项业务的开展与茁壮成长。企业要根据实际自身情况,正确定位博物馆的性质,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企业特色,真正发挥其功能,使企业博物馆能够有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3.科学运营。企业博物馆运作要努力规避传统展览中的毛病,在展览物品和展览方式的选择、展览空间和展览状态的确定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加更多的互动内容,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为博物馆的科学运营探索路子。另外,由于企业博物馆资金来源途径单一,企业养馆,以馆养馆,不会受到太多复杂社会关系的限制,具有比一般博物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它可以按照企业需要举办企业文化交流座谈会、产业论坛等相关专业产业活动来增加活力,也可以向全社会开放,自行决定是否收取费用。
  4.政府支持。企业博物馆的建设和企业经营一样,离不开政策环境的影响。在全社会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企业显然是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主力。企业博物馆建设不仅关乎企业利益,同时它也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能够为社会带来良好效益。因此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企业博物馆建设的种种无形障碍,比如博物馆的融资渠道、建设标准、运营方式、与公共博物馆的关系如何处理等,为企业博物馆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企业博物馆的建设。

  五、中国企业博物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1.科学化。未来的企业博物馆将会实现理论指导的科学化。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博物馆学科将会更加成熟,企业博物馆的管理也会更加科学化。另外,未来的企业博物馆将会更加频繁的与其他博物馆开展合作,共同举办展览,交流经验等。比如中国煤炭博物馆就经常搞学术交流、文化节、研讨会等活动。这些都会丰富其管理经验,促使管理走向科学化。
  2.市场化。企业开办博物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以盈利为主要原则的企业来说,投资须有回报,它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在所难免。企业博物馆从最初的产品展示发展到文化营销阶段,企业博物馆被当做一个新兴的营销手段乃至文化产业。企业博物馆不再单纯是展示企业文化自身的场所,它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商业投资领域。
  3.社会化。企业博物馆都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义务,这是由博物馆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企业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公众,为公众了解和认识企业提供一切可能的方便。企业应该向更多的公众介绍博物馆,介绍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经营管理策略、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生活等,使社会公众对企业获得较多了解,拉进与公众的距离,而不是像国内有些企业关起门来办博物馆,只能参观不能接触。企业博物馆要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具有双向效益,能够实现企业与公众的双赢,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能使公众在与博物馆的互动中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六、结束语
  
  企业博物馆是向社会展示企业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是推动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企业博物馆不能仅仅为传统文博事业的数量型增长“增砖添瓦”,实现文博功能;企业更需要以自身发展历史、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全新的旅游资源观,通过巧妙的创意,把博物馆打造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业态,实现其旅游功能。因此中国企业博物馆的建设前景光明,更多的企业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