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1
  【摘 要】 会计 信息是指按预定要求,向使用者提供的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 经济 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 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然而,在我国会计信息不实是当前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 发展 的严重障碍之一。文章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原因 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会计信息不实,二是会计信息造假。
  所谓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当事人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意愿;不实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的比较明显;不实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等特征。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达到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表示营业或偿债能力高强,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健性,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等目的,事先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不实的原因分析
  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由于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会计人员进行的评估、判断与推理,而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一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也会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导致会计信息不实。
  2.会计环境方面的原因。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情况不断涌现,而相关的制度、法规尚未建立、健全,使得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产生不确定性。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就无法实现,单位领导人如何对会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不确定,而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出入,造成信息的不实。
  3.会计自身的因素的限制。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会计的某些既定的前提与原则的影响的限制,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例如,作为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货币计量假设的运用是以经济活动均可以货币计量和货币币值稳定不变为假设条件构造的,而现实并非完全如此,从而使生成的会计信息不实;根据重要性原则,需要舍弃或简化相对不重要的信息,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要将可能发生的效益不能估计入账,而可能的收益在将来实现或可能的损失在将来不发生,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二)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分析
  1.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当前以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为基本原则的 现代 企业制度的建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强化了企业的利润动机和市场制约机制,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处于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隐蔽”状态,以致企业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地被动调整。结果,一种情况是会计行为被动地顺应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单向的大财政意图;另一种情况是“内部控制人”处于自身利益考虑,采用短期化,非规范化的会计行为,不管哪一种情况,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
  2.产权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企业的产权主体包括个人、政府和企业,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利益驱动,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利益矛盾或利益冲突。也就是说,各行为主体普遍具有利己的动机,这个利己动机在信息不对称时就可能行为化。于是,当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目标取向是最大限度地增值国有资产,不断扩大再生产时,企业和个人就可能以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这种利益上的矛盾,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就会造成代理人之间的“合谋造假”,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监督、约束机制弱化。企业产权的不明确导致约束机制的作用弱化,在公有或共有产权情况下,由于财产不能分割到由某个或某些产权人具体所有,从而造成公有财产大家都有份,又都没份的矛盾,导致代理人自行其事,缺乏监督,造成单位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又由于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偏低等原因,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的防范并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从而使外部监督作用弱化。

  三、 会计 信息不实的防范和治理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按照一定条件通过一定程序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要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要加强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 制度,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划,不仅要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 科学 的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分析和预测;还要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在准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相应制衡关系,使各方利益都能够在有关准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消除或减少对准则的抵触和抵制行为,增加或提高对准则利益的认同感。
  3.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制度。要参照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样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实问题。在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中,要依据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对会计事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反映,不能凭主观臆断,凭空想象,而要立足于客观实际,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要符合政策法规、准则制度的规定,特别是一些需要估计、判断和推理的会
  计事项,要注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状况评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
    基本养老保险金会计研究
    高校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探讨关于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
    简析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