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比喻的句法形式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比喻的句法形式
   论文 关键词 概念整合 映射关系
  论文摘要 概念整合理论为我们揭示了比喻的语义结构与其句法形式之间的联系,本文拟从这一角度观察:本体与喻体的映射关系经过整合如何在比喻的句法形式中获得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解释比喻的句法形式及其同一性梯度。 

  本文主要讨论单个句子如何表达本体与喻体都在其中出现的比喻,并试图借用“概念整合理论”来扩展传统修辞学对相似性的理解,解释比喻可能采用的各种句法形式,并从句法形式出发建立比喻的同一性梯度。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一、明喻暗喻之分与句法形式之乱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辞格。它以相似关系为基础,正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指出的,用“另外的事物”来形容、说明与之相似的“思想的对象”。其中“思想的对象”称为比喻的“本体”,“另外的事物”称为比喻的“喻体”。一个典型的比喻至少包含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要素;比喻词表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并且在句法形式上把两者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传统修辞学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异同及隐现把比喻三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前两类中本体和喻体必须共现,借喻则隐去本体,只见喻体。本文仅讨论本体、喻体共现时比喻的句法形式,以下所讲“比喻”仅限于指明喻和暗喻。 
  一般认为,明喻和暗喻的区别在于比喻词。明喻的比喻词表示“相似关系”,包括“像”、“如”、“仿佛”、“一般”、“似的”等等。暗喻的比喻词表示“同一关系”,如“是”、“等于”、“当作”、“变成”、“化为”等等。暗喻也可以不使用比喻词,通过其他手段把本体和喻体直接等同起来。这样区分的后果之一是将两类比喻的句法形式完全系于两组比喻词的句法属性;后者显然互不相干,即使在明喻或暗喻内部也难以自成系统,就比喻整体而言更是支离破碎、混乱不堪。另一方面,着眼于“同一关系”,暗喻的比喻词可以隐而不见,或者由“动词+成”结构充当,或者就是动词……实际上,暗喻中本体和喻体的联系可以是除表明相似关系的语词以外的各种方式,因此暗喻的句法形式比明喻更纷繁复杂,几乎难以控制。 
   
  二、概念整合理论 
   
  探讨比喻的句法形式毕竟不同于纯粹的句法研究。我们的目标乃是通过描写、分析句法形式深入了解比喻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比喻是我们建构概念的基本方式之一,比喻的实质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Fauconnier、Turner等学者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系统阐述了概念化过程中的映射关系和意义的动态建构,同时也涉及对比喻认知机制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两个或多个包含简单内容的心理空间激活后,可以在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发生整合,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孕育出新的概念意义。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其中包含由感知、想象、记忆或其它方式所理解的某一特定场景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被表征为话语的实体成分和代表成分间关系的简单框架。心理空间的建立受到句法、语境和文化的制约。概念整合发生于由至少四个心理空间结成的心理空间 网络 之中:两个(或更多)输入空间,彼此共享某种抽象结构,并且存在部分映射关系;一个类属空间,把握输入空间共享的抽象结构,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一个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扩展等手段提取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整合为全新的层创结构——层创结构中包含了原先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概念或关系,并且具有认知效果,可以独立参与运算。层创结构的形成遵循自身特有的逻辑,同时不断接受固有知识、认知及文化模式的影响,因而并不直接反映输入空间的内容,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整合意义。 
  概念整合理论能够为话语意义的建构和概念生成过程提供精致深入的说明,引介入国内以来主要用于分析会话含义推导及比喻、借代、移就等辞格的意义结构。沈家煊(2006)首先把概念整合理论引入句法研究,考察了句子语义结构上的整合如何导致了句法形式的各种复杂变化,由此出发对某些分裂句中的代词变换、动补结构使成义的来源、“把”字句的产生及其主观处置义的来源、体助词“了”的虚化等句法问题作了独到的解释。这为本文提供了方法论的先导。 
  三、比喻分析:从语义结构到句法形式 
   
  根据“概念整合理论”,比喻可以分析为包含本体的心理空问和包含喻体的心理空间在映射关系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层创结构。映射关系是对相似性的全面展现。传统修辞学倾向于把相似性视为两个孤立对象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状态、关系或者事件进程中把握对象,这种特定的状态、关系、事件进程构成对象所处的场景。相似性总是由处在特定场景中的对象表现出来,而相似的对象其所处的特定场景之间存在映射关系。譬如,某个人漫无目的地走着,他与在积水上漂流的落叶可以建立相似关系—— 
  (1)你陪我一同漫无目的走着 像在积水上漂流的一片落叶(方寒《孤独》)孤立地看,人与落叶之间未必有相似之处。只有当人处于“漫无目的地走着”而落叶处于“在积水上漂流”的行为状态中时,它们才是相似的——这两种行为状态就是人与落叶表现出相似关系的特定场景。这两个特定场景之间存在映射关系 
   
  如上所示,“人”的场景与“落叶”的场景具有共同的抽象结构:“行为主体——非自控地——处于某种行为状态之中”;它们可以看作是这一抽象结构的不同变体,并且在要素组合(“你、漫元目的地、走着”和“落叶、在积水上、漂流”)上彼此对应。在形成比喻的“心理空间网络”中,包含本体与喻体的特定场景各自构成一个“输入空间”,它们通过“类属空间”所把握的某个抽象结构发生映射,并在此基础上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数学概念在数学中的备课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行政法
    财政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的浅
    音乐的概念\音乐的功能与血气
    逻辑学视角下体能概念研究的
    谈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概念
    心智模拟概念化
    网上购物促进低碳的概念模型
    关于假装的语言分析和概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