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读《中医内科学》的几点感言           
读《中医内科学》的几点感言
十六难》:......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脐(瘅,390页)附录:方剂索引•〔9〕二神汤《杂病源流犀烛》:(散,392页)。
  
  10 内容尚可补充,聊陈管见
  
  10.1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章 提到了喻昌《寓意草》对内科杂证方面的贡献,而其另一医著《医门 法律 》亦宜一并介绍。如万友生、杨扶国教授言及:该书同时对《金匮要略》多有发挥,是学习内科和《金匮》的重要参考书籍。叶怡庭《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14]有云:举凡《内经》、《难经》的理论,《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历代各家学说和著名方剂,都精选采入,它可说是中医内科学的锥形。以上二说,可补充否?
  10.2 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病因学 阐述了“新感”与“伏邪”的概念及其区别,惟临床上还见新感受的病邪同时引发了原来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共同引起人体发病的“新感引动伏邪”[15]这一组症状,亦需辨析焉。
  10.3 大肠的病机 谈到了一切热证、肺气不降、肾水不足、脾胃虚弱等病理因素所致的大便异常。但据教学参考丛书•张佰臾主编《中医内科学》[16]论及“寒湿或湿热之邪,可以直接入侵,客于大肠,导致大肠的传导失常,或为溏泄,或便肠垢。”届时修订,亦宜斟酌耶。
  10.4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小肠的病机时,提到临床上可分为虚寒、实热、气痛三证。而在证候分类时,气痛一证则缺如,拙以为不妨套用《临床中医内科学》(上册)[17]之语:小肠气痛以气机阻滞为主,临床症状为小腹急痛连及腰背、睾丸,苔白,脉沉弦或弦滑。庶几做到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乃尔。
  10.5 肺痿 这一病证,与五版教材均不刊载。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8]一书,却作为常见病(西医的间质性肺疾病)论治。矧本书的哮病•转归预后说到“本病长期反复发作,使肺脏受损,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可转化为肺痿;”(73页)再版是否可增加?以利学生对照。
  
  参考文献
  [1] 田德录.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明•张介宾•类经[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4.
  [3] 王永炎,沈绍功.今日中医内科(上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
  [5] 朱琳,麦志广,杨群玉等.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 规律 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53.
  [6] 季绍良.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1.
  [7] 徐荣斋.读书教学与临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2.
  [8]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
  [9] 王少丽,张润顺,白宇宁,等.姚乃礼应用调和肝脾法经验[J].中医杂志,2008,49(7):596.
  [10] 刘保贤,李洪皎,何丽云,等.证侯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2009,50(5):397.
  [11] 王阶,熊兴江.病机用药与方证用药辨析[J].中医杂志,2009,50(9):777.
  [12] 詹思远.循证医学革新医学实践模式[N]. 中国 医学 论坛 报,2008,8,7C11.
  [13] 万友生,杨扶国等.喻嘉言医学三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2.
  [14] 叶怡庭.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38.
  [15] 帅学忠,陈大舜,贺又舜.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7.
  [16]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7.
  [17] 王永炎.临床中医内科学(上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7.
  [18]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9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东汉天文学和中医学的发展
    陈方正:中医西医,必须两条腿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网上教
    解读《喜福会》中东西方文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概况
    不同体质对应的中医减肥方法
    应用中医理论治疗脑血管神经
    中医论理剖析艾滋病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