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记者的心理调控研究           
记者的心理调控研究
【摘要】记者是很有挑战性的职业,素质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他们面临很多心理调控问题,既要调控别人又要调控自己。在对记者工作特点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记者心理的自我调控和外部调控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记者 心理 调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7-0-03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
  新闻活动中,记者至关重要,通过采访、写作和发稿,记者把采集到的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信息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无论从信息传播的信源、信道、信宿三大要素看还是当今从报纸、电视、网络三大媒介看,无不包含着记者不可或缺的作用,故有人把记者称为“社会活动家”。
  记者承担了新闻传播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人们自然对其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有限的个体能力承载着人们不断攀升的期望,这对记者素质是个巨大的考验,也是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记者的知识能力结构必须是多方面的,紧张的工作既要求“质”,又要保“量”,还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工作压力大,如长期紧绷的弦,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记者的活动首要的是采访活动,本文所指的心理调控既包括记者的自我心理调控,也包括记者对其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前者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最佳工作状态,后者是为了获取最佳采访效果,说到底都是为了获取最有效的信息资源,实现工作目标。
  
  1 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调控
  采访是记者最重要的活动,获取素材是新闻报道的第一步,记者的采访活动就如开采矿石,要取得“富矿”,让采访对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供给记者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新闻创作才有坚实的素材基础。因此,记者要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善于“牵着” 采访对象“鼻子走”,巧于调控采访对象的心理,让对方像老朋友一样愿意向记者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
  采访可以视为记者与采访对象相互感应的心理过程,采访对象对记者的反应,有积极的、符合意愿的,也有消极的、不符合意愿的,记者如何应对来自采访对象的消极反应,并迅速进行调控,矫正和消除对方的消极反应,是保证采访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作为一种交际活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台湾问题:穿越冷战的心结
    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手术病人
    浅议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读让世界充满爱的心得体会
    读邮差弗雷德的心得体会
    新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心理健康
    论自醒能力对公共管理者的重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公民意识
    从财务战略角度浅析速度增长
    农林院校学生逃课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