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试谈双性视角下文本视域与译者视域之融合           
试谈双性视角下文本视域与译者视域之融合
 摘 要: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双性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对《镜花缘》原著和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尝试借助译者对性别意识内容的翻译策略,对原文和译者之间的性别视域融合做一描述性研究。研究发现:作为当代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女性译者林太乙,在女性视角下,其性别视域和源语文本性别视域基本完美融合;在男性视角下,两者视域冲突;在双性视角下,两者视域部分融合。
  关键词:《镜花缘》 译者 性别 视域融合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以来,女性主义、性别因素成为翻译研究中一个新的考察维度,翻译研究也自以原著/作者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向彰显译作/译者主体的研究范式。同时,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译者的作用紧密相联,翻译活动不再被看作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被认为是一种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运用女性主义的双性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对《镜花缘》原著和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尝试借助译者对性别意识内容的翻译策略选择倾向进行统计分析,对原文和译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即视域融合)做一描述性研究。
  
  一、关于双性同体和视域融合
  
  (一)双性同体
  柏拉图(Plato)也许是最早提出“双性同体”(或“雌雄同体”)概念的人。他的《会饮篇》中记述了一个神话,远古人类分为三种:男人、女人和雌雄同体人。双性同体“androgyne”一词由希腊词缀表示男性的“andro”和表示女性的“gyne”组合而成,用以描述曾在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中大量出现的既有女性特征又有男性特征的人物形象[1](P15)。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人的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他认为在个性层面上,人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的品质,其显隐不同,处在不断的辩证之中[2](P123)。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在《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最后一章中将双性同体概念引进文学批评领域,她认为人脑中有两种力量: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伟大的心灵是双性同体的。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发展,双性同体概念也引起了一些翻译研究者的注意,一些学者相继谈到了双性同体理论对翻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统计观
    试谈加强中专生邓小平理论教
    试谈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隐性
    试谈俄语语法教学
    浅谈双机热备在广播电视台数
    试谈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发展
    试谈汉代的“知足”之风
    试谈中医治疗肾虚耳鸣100例疗
    试谈老建筑“修复”与“改造
    试谈矿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