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           
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用时间消灭空间”是马克思关于19世纪的信息传播与物流关系的论断,源于他的《1857—1858经济学手稿》,后来他在《资本章》第二篇《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写作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
  马克思在讨论商品的流通费用时,提出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他把时间和空间看作生产的要素。因为通过空间把商品运送到市场,以及传送关 于商品信息(时间),均要消耗必要的费用(流通费用),这些费用是商品成本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商品信息的传递,能够大大减轻由于空间距离的遥远和信息 不通畅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就此他写道:“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 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33页,人民出 版社1980年版)
  “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提出,与19世纪由于较为广泛的世界贸易而逐渐形成世界市场的背景密切相关。从17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打破了地域 与民族的限制,“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共产党宣言》31页,人 民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市场的形成,催生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的时空矛盾:资本增值的本性要求摧毁交往的地方限制,扩大市场范围,然而关于商品信息的传 播,却受到越来越遥远的空间条件的制约,这种由于空间距离带来的信息差,造就了19世纪两个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印度和美国。英国到印度的航行时间为 3个月,英国到美国的航行时间为1个月。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是英国,商品需求的信息沟通,时效极差,需要经过漫长的传递时间,很难因变故而及时得到调整。 例如英国需要棉花的信息传到印度,棉花的生产周期一年,这期间任何变故的传播时效若都得3个月的话,就会潜伏着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带来的经济风险。当棉花 源源不断地从印度运往英国的时候,经济形势高涨,然而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棉花过剩了,于是经济危机爆发。为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用较短的信息流通时间去抵消 商品流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西方哲学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观
    网络传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
    论马克思人格价值思想的哲学
    市场经济伦理视域的马克思主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光
    论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政治的关
    指导科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纲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