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论纲           
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论纲
度存在何种关联?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并且,这些民间信仰对当地的民众生活、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和社区政治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存在哪些正功能?哪些负功能?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内容。民俗学的某些研究已涉及到此类问题,例如徐芳对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侯村的女娲庙进行田野调查,结果表明庙宇的修复则是地方政府、村落民间精英、民族等多种社会力量运用不同文化策略共致的结果。而信仰的恢复和庙宇的修复还是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这种选择性因主体、目的、策略等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岳永逸对河北省石家庄东部一个村庄(梨区)的多个庙会的研究表明,仪式实践仍遵循传统的梨区庙会是以官、民为主体的多个异质性群体“共谋”的结果。他主张在倡导“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从民众的生活逻辑出发来理解传统民间文化,并给予其适当的生存空间乃新农村建设有机的、重要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在这种最具社会学意味的民间信仰研究中,社会学却基本上是缺位的。除了极少数几位社会学者的精彩研究之外,社会学在这方面的贡献还相当微薄。笔者认为,这种将民间信仰纳入到更大的社会范围内的关系论研究,不仅会让民间信仰现象可能成为社会学的主流研究对象,也可能使得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出现新的增长点。
  
  五、民间信仰的批判研究:社会学的道德责任
  
  无论是在传统中国、还是在现代中国,真正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影响深远的,不是佛教、道教,也不是基督教、天主教,而是杂糅了原始宗教和儒释道三家的各种民间信仰。对于此点,美籍华裔学者杨庆垄(c.K.Yang)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有过精到的认识。当代学者也认为民间信仰是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尽管如此,但中国社会中的民间信仰内容极其宽泛、多样而复杂,它们对于民众个体和社区生活的影响各不相同,故“存在”并不一定“合理”。例如,有些民间信仰具有心理调适、精神抚慰、教化人心、社区整合等正功能,而另一些民间信仰仍然存在原始巫术、原始宗教的痕迹而导致迷信化倾向,因而产生损害身心健康、敛财骗色甚至其他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反功能。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大部分民间信仰均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世俗性特征,组织比较松散,故没有形成涂尔干所说的那种&ldq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政府
    开发民间美术 提高美术教学实
    应把民间美术资源引进美术课
    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基于民间金融视角的农户增收
    有关重阳节的民间传说_第一则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
    浅谈民间审计由卖方市场转向
    中秋节相关民间传说_嫦娥奔月
    激活河北民间投资的政策及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