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           
王畿哲学的政治向度
quo;还是王学的“得民行道”(41),如何解决“学”与“政”之间的张力,往往会成为儒家知识分子人生中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王畿一生极短的时间入仕,在个人人生的道路上,王畿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政”与“学”的权衡考量,他说“吾人今人讲学,先要一切世情淡得下,此是吾人立定脚跟第一义”(42),表示要将个人的功名利禄放下,才可真正的讲学事业。王畿这种轻松洒脱,与王畿在理论上认识到“政学合一”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对于个体人生道路来说,王畿认为学术之事要重于事功,“盖学术既明,一切事功特其余事。而即事功为学术,何啻千里”(43)?正是相信学术重于事功,所以王畿一生讲学不辍,绝少直接干预政事,时人周汝登说:“龙溪尝谓天下无不可与之人,所至接引无倦色,自两都、吴、楚、闽、粤,皆有讲舍,江、浙尤为盛,会常数百人。龙溪年八十,犹不废出游。”(44)而黄宗羲记述王畿的讲学生涯道:“居林下四十年,无时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45)可见,王畿的人生轨迹是符合其对“学”之理解的,而且,从效果上看,王畿确实通过讲学收获了一片认同,以至于常有“数百人”听其讲会,后学李贽也曾认其为“圣代儒宗,人天法眼;白玉无瑕,黄金百炼”(46)。
  王畿讲“学”,一方面认为学术之明的重要性要甚于事功,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的目的和归宿还是在社会事务上。他说:“儒者之学,务为经世,学不足以经世,非儒也。”(47)自孔子立教垂范以来,儒学一直指向世事,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构成了儒家学说的基本问题意识,王畿此论乃儒门立场的反复强调之说,但也表明了王畿论“学”之目的还是在于经邦济世。
  王畿的所谓“学”不离阳明的“良知”之学,因此在论及“学”与“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合法性: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焦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叶适义利思想的哲学基础初探
    关于GDP的哲学思考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
    西方哲学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