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模式:态度\维度及其他           
中国模式:态度\维度及其他
ldquo;中”。探讨中国模式,不可脱离中国语境。中国语境里的中国模式有两大特质:一是传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悠远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使中国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稳定’开放、试验、渐进、统筹等政策成为现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模式的成功,二者缺一不可。有学者指出,“刚柔相济,执两用中,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蕴含的深层哲学智慧之一。中国模式从总体来看,就是集古今之智慧,汇中外之优长;不走极端,而取中和;灵活多变,不失其刚。”也有学者深怀忧患意识,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当前中国模式内部潜藏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与矛盾,如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脆弱性、制度滞后性等。
  
  三、透视中国模式热
  
  总之,中国模式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处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的。列宁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透视中国模式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中国模式都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正是中国模式备受关注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一)政治原因
  首先是“中国责任论”使然。在后美国时代,无论是多极,还是两极,中国都是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极,这是客观事实。既然如此,中国理应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与时俱增的中国国家政治软实力,呼唤中国理应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以在全球化中实现好、维护好自身利益,促进和谐世界构建,这是国内外的主流共识。但国际上热捧中国模式,仍不可排除夸大中国责任,甚至将“中国责任论”演化为“中国威胁论”翻版的动机。如日本数次呼吁联合国增加中国会费比例;美国鼓动西方国家纷纷指责中国处理朝核问题“不够强硬”,与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不对称”等。
  其次,狭隘国家利益观作祟。单极结构使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去单极化&r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