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           
由《功夫熊猫》引起的文化思考
差异,中华文明属于伦理型、内向型和家族本位型文明,而西方文明属于法理型、外向型和个人本位型;然而差异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有冲突,两种文明有很强的互补性。面对当今全球化的世界,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就需要改变以往过于保守的理念,主动输出自己的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电影作为媒体的一部分更有义务传播本国文化,因此梦工厂制作出这样一部片子无疑在某种意义上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它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文化VS西方文化
  随着近几年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的人们也对它充满好奇,并开始关注中国的变化。于是各行各业的商家们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了各种“中国风格”的产品。然而如果就此判断中国文化已经在西方主流社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不免过于武断了。与前些年相比,华语片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令人担忧。根据北美权威票房统计网站Boxofficemojo的数据,从2004年的《功夫》以后,仅有《霍元甲》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北美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大关,而吴宇森的《赤壁》在北美上映19周后仅有62万美元的票房。[3]失利的原因不仅因为华语片情节千篇一律,缺乏创造力,导致欧美观众对武侠片兴趣减弱;还因为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中国导演和编剧的叙事方式和情节设计还不能与西方主流社会接轨。同样的故事若由西方导演执导,虽然不一定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但全球票房是有保证的。2008年中外合拍的《功夫之王》与2010年的《功夫梦》被国人诟病,称其为“裹着功夫面糊的西式大餐”。然而这两部电影分别取得了全球1.2亿与3.6亿美元的票房佳绩,其中北美票房的胜利功不可没。
  与之相反,受到国人推崇的、由西方人导演的《功夫熊猫1》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市场,仅中国地区就为其贡献了1.8亿元票房。因此,《功夫熊猫》的成功主要是目标观众定位准确,而不是中国文化融入西方主流文化的结果。实际上历史上两种文化的碰撞多是以不欢而散草草了事,相互的融合还需要漫长的等待。诚然《功夫熊猫1》的创作团队在理解中国文化,构思一个武侠味十足的故事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中国观众看来还是有些硬伤,片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体现西方文化的桥段。比如,熊猫阿宝在受到挫折,心灰意冷下山时,被赶来的师傅拦住,他质问师傅:&ldq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功利主义》看穆勒之幸福
    中国功夫电影在北美地区的跨
    简论邵氏开启的海外中国功夫
    由《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功夫熊猫》中“阿宝”成功
    读,让语文课省点功夫
    深化企业改革要在有限责任上
    加强效能监察力度、在求实效
    甘肃天水做好“四个功夫” 保
    甘肃天水做好“四个功夫”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