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伦敦会与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           
伦敦会与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
年学生阶层而感受到这个阶层背后的教育的巨大影响。因此,在他看来。以西式教育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遂可成为中国民众的朋友和领袖。赫立德曾用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将此表述为:“在我表述‘教育的力量’时,我不是以抽象的方式来思考教育,或者以任何固定的模式来界定教育,我关注的是以学生自身所代表的教育,以及学生身后的教师,如果他能够跨越教师的角色而成为一名教育家、一位民众的朋友和领袖。”
  最后,就中国教育的重要性问题,赫立德进一步强调:“它不仅对于中国作用巨大,也影响中国与他国的关系,它不仅促使我们要热爱中国,而且为了我国自身的利益,要严肃地对待此事,要迅速而明智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在书中呼吁英国要向中国教育当局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建议在中国建立一系列高质量的英国教育机构,并从英国大学选派师资到中国学校任教;同时,他也建议派遣合格的中国学生前往英国留学深造。
  由此可见,赫立德高度重视中国教育发展的作用,认为这种发展既可促进中国本国的发展,又有利于英国的国家利益。他虽然身为传教士,但其教育观已明显超越宗教观念的束缚,反映出教育世俗化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也充分体现在新学书院的办学实践中。
  
  (二)赫立德与新学书院的办学特色
  早期的新学书院仿英国大学学制,设文、理两科;另设中学部和中学预备班,学制各为四年。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1919年,伦敦会因与其他教会联合创办燕京大学而停办其大学部。1929年,新学书院以私立学校的法人身份在北京政府教育部注册时,因不具备学院资格而改名为新学中学,改制后的新学中学实行八年制,初、高中各三年,并增设两年制的预备班。新学书院成立后,伦敦会先后派遣多名传教士在此担任教学等工作,其中不乏专家型的传教士,如后来担任燕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戴乐生(J.B.Tayler)、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短跑冠军李爱锐(E.H.Liddell)等;而且长期保持5名英籍教员的规模,这超过了同时期伦敦会创办的其他同类学校。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华农学会与现代农学研究机
    论台湾移民社会与台湾台语(闽
    上海世博会与上大精神的培育
    浅议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图书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与体育产业发展问题
    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关系
    浅析知识社会与管理理念的更
    试析知识社会与管理理念的更
    浅析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