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儒林外史》市井四奇人的思想意义探析           
《儒林外史》市井四奇人的思想意义探析
论文联盟*编辑。摘要:《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推出不同于儒林人物的四位市井奇人形象,其思想内涵和意义在于:作家受颜李学派影响,在小说中形象化地倡行礼乐兵农教养,盛赞践行这一主张的真儒名士。然而在黑暗的封建末世根本行不通,作家失望、困惑之后“礼失而求野”,将自己的希望和追求转向儒林之外的市民阶层和市井中人,塑造出傲视权贵、率性而为、人格高美的四奇人新形象,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和民主思想之光。
  关键词:《儒林外史》 奇人 礼乐兵农 追求 转移
  
  《儒林外史》这部宏大而精细的古典小说,在它行将结尾时却陡增四客,着力塑造市井四奇人,赋予四奇人崭新的形象,寄托着作家转折性的新希望和新追求。小说第五十五回开头便“述往思来”地渲染儒林的衰败和人才的凋零:“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虞博士那一辈人,“有的老了,有的死了,有的四散离去,还有的闭门不问世事”了。就在儒林一片狼藉凄凉之际,市井中却出现了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这四位人格高美的奇人。接着,作家以酣畅的笔墨抒写四奇人自由无羁、率性而为、傲视权贵,追求自由平等、人格尊严和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和民主思想倾向,体现作家在倡行礼乐兵农教养受挫无望之后理想和追求的转移——转向自食其力、蔑视权贵的市井中新兴的自由文化人物。要透析作家理想和追求的转移,需要理解《儒林外史》的主题和主要思想内容,亦即把脉作家原来的理想和追求。
  
  一
  
  《儒林外史》的主题,一方面是批判八股科举和功名富贵论,指摘恶浊的世风和时弊,另一方面则倡导并践行改造社会的礼乐兵农教养,盛赞推行礼乐教养的虞育德、杜少卿、庄绍光、迟衡山等儒林正面人物以及实践兵农有功的萧云仙。关涉作家理想与追求的这后一倡导践行方面,需进一步理析。
  儒林中受推崇的正面人物,都是围绕礼乐教养来表现的。三十三回、三十四回写贤士名流“议礼乐”,决定建一所泰伯祠,“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家习学礼乐,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政教”。杜少卿移家南京业已穷困,却变卖江北老屋“捐银三百两”,其他儒士也纷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儒林外史》生员类型研究
    《儒林外史》结构反讽说质疑
    笑谈《儒林外史》之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在当今的现实意
    解读《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