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社会文化环境中音乐现实生态的危机           
社会文化环境中音乐现实生态的危机
这与国外(如德国)的情况形成了令人叹息的对照。而近来很多人热衷的所谓大场面“景观歌剧”,更多是追求豪华性视觉冲击,已经完全背离了歌剧的艺术本性。
  
  三,音乐的工艺化倾向
  
  音乐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技术要求的特殊艺术门类。而这一点似乎暗合了中国人特有的灵巧和灵敏。我们在音乐的技术训练上,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危险在于,国人习惯于仅仅从工艺性技术角度看待和对待音乐。音乐学院的教育中,明显偏重运作技能和操作技术的训练。而社会上的音乐活动,诸如学童学琴、业余考级和各类音乐比赛等等,也往往都是以技术能力的高低作为考量标准。音乐的文论文联盟wWw.LWlm.coM化内涵和精神意义,在这种普遍的心照不宣的工艺化倾向中,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忘却。
  那么,音乐应该怎样?能够怎样?虽然音乐确乎作为附庸、娱乐和工艺发挥过各类社会作用,但如果音乐仅仅如此,那就从根本上歪曲了音乐。不妨回顾,贝多芬(1770-1827年)如何以特有的雄浑强健笔触凸现了启蒙运动之后人的个体意识解放,马勒(1860-1911年)怎样用音乐展现出进入现代社会之时人的彷徨焦虑,以及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年)又是怎样以音乐的无言之声道出人在强大政治高压下的紧张心理与苦涩心态——他们的音乐,以及其他无数真正具有品质的音乐,每每显示出人与时代的生存境遇,再再保存着人与世界的真实状况。于是,音乐不再是附庸、娱乐和工艺,而成为存在之真的声音显现——这是我个人所持的音乐理念和命题,或许不当,有请各位方家指正。
  
  四,结论
  
  针对当前的音乐生态,我作出呼吁:
  其一,我们应该持续而不妥协地关注音乐的人文意义和文化价值。
  其二,我们应该寻找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当下性,并强调这种意义与价值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关联感。
  其三,我们应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告知民众,并借此影响民众的音乐意识与观念。所谓“呼吁”,意味着我们的当前处境并不是处于攻势,而是位于守势。这种呼吁是否奏效,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我想,从事美学理论的工作者和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学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坚守和坚持。让我们共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华)服饰——旗袍的社会文
    浅谈中西翻译中的社会文化影
    论云南禄劝笛脚的社会文化价
    浅析英汉新词 透视社会文化
    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农村
    试论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
    试论礼乐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社会主义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
    从人本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