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世界观\伦理性文明与主体性中国思想           
世界观\伦理性文明与主体性中国思想
并没有把我们导引到一种更可欲的秩序中来,而是回到那种“古已有之”的更不可欲的传统秩序中去。因此我以为刘擎的“独特性”与“可欲性”的说法似乎是客气了,换句话说,我在展开邓正来开放出来的知识和问题谱系的总批判过程中,可能需要涉及汪晖的秩序重构批判作为参照,尤其是“对世界文明之意义的新的想象空间”,需要打点十二分精神应对,借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说:“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就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会遭到抵制。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即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所处的环境变得更适合居住。”[8]也就是说,所论文联盟Ei7.html,《财经网》http://*.cn/2010-02-23/110382861.html。
  [4]相关文献有:秦晖:《有没有“中国模式”》,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6日,黄亚生:《“中国模式”有多独特?》,载《财经》2010年第4期;丁学良:《反思中国,反思“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为何不好推广?》等,见《爱思想》网站丁学良专栏:http://*/thinktank/author.php?id=84。而郑永年的文章则多含建设性意见,可参阅:《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模式的现在与未来》等文,请分别见《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爱思想》网站:http://*/data/29869.html

上一页  [1] [2] [3] [4] [5]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是什么妨碍了中国的声音在世
    资本主义世界的3个共产党执政
    论世界贸易组织GATS协议中的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
    谈世界现代交通运输隧道之最
    读让世界充满爱的心得体会
    双月刊《建材世界》杂志简介
    试论“和谐世界”理念在台湾
    梁启超成人主观世界德育思想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观: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