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黑色旅游的发展及社会文化影响           
黑色旅游的发展及社会文化影响
地认识到湿地保护对于城市防洪的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黑色旅游”并不是单纯主题旅游,要想收到黑色旅游的教育效果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不能让游客陷入廉价的欣赏中,而要让他们客观地认识惨状,学习历史知识,并从中汲取教训。此外,黑色旅游开发会带来较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必然会激励当地政府保存相关遗迹遗址来促进黑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如唐山大地震后,经国务院批准保留了7处地震遗址,2007年5月,唐山市政府有关部门宣布,将在40公顷地震遗址上建设地震遗址纪念公园,2009年9月30日该公园已向社会开放。
  
  (二)带动旅游地的商业开发,引发文化和商业的矛盾
  黑色旅游的合理开发是灾难、灾害等负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带来负面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主要来自于开发的过度商品化和文化的地域冲突。开发者和经营者有时会因为商业宣传、游客需求和其他目的,刻意掩盖或歪曲真实的黑色事件。如美国为了掩饰历史的某些阴暗面,在当代种植园旅游中极少提及奴隶制。黑色旅游地的不正当利用和过度商业开发都是我们所反对的,但不能为此就停止对黑色旅游地的开发。这些地点作为旅游吸引物,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界限往往只是时间距离远近的问题。人类的历史就是接受灾难磨练、并通过在灾难中吸取教训,获得进步的历史,灾难从来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教材,而灾难遗址作为旅游资源,则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间隔,才有可能成为人们接受的观赏性对象。黑色旅游地是反映人性失败的重要证据,正确利用可以反思过去、珍视现在、预防未来。黑色旅游作为公益性产品,更多的景点应该是开放式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国内黑色旅游地的开发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努力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防范不正当利用和过度商业开发。
  
  (三)触动当地居民的悲痛记忆,引致各种社会争论
  旅游的本质是休闲,而黑色旅游要将休闲娱乐和悲惨事件交织在一起,这就难免要产生伦理层面上的矛盾。黑色旅游活动主要在黑色事件如灾难、恐怖事件等的发生地进行,它在给旅游者带来另类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容易触动当事人及相关者的悲痛记忆,导致情感上的波动,甚至引起心理上的抵制。5·12汶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海南旅游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初
    狼牙山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
    浅析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出现问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问题的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
    兴城市旅游营销战略探究
    中国影视旅游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