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职师范教育专业(大专)考试改革思考           
高职师范教育专业(大专)考试改革思考
而对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
  (三)考试的主体局限于领导和教师
  在学校考试中,教师本位一直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考试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简单评价,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与多向。考试中学生只能被动反应,不能主动对考试提出质疑,更不可能做出有悖于问题指向的回答。这种考试不顾及评价对象的自身感受,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模式。
  (四)考试的手段过于单一
  考试仍以传统的纸笔测试为主,过分注重量化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
  二、高职师范教育专业考试改革的探索
  (一)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知识创新是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当前,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缺乏独特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教师,不善于质疑问难,师云亦云;且教师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其试题大多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考试必将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师范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纳入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中去,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追求新发现、探求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向教材、教师、同学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小学教育的需要。
  (二)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师范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那么,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学的怎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规律。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起作用的,主要不是在学习期间考试时曾回答出多少知识,得多少分数,更主要的是掌握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将其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因此,考试要突出学生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新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体系的
    张謇“注重实践”的师范教育
    浅谈“锚题”理念在师范教育
    浅析简笔画教学在幼儿师范教
    张济顺:建言免费师范教育试点
    高职成本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
    论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和
    高职英语教学中开设英美文学
    动漫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