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完善环境保护法中经济引导机制促经济转型           
完善环境保护法中经济引导机制促经济转型
污或减少污染,需要安装净化设备或限制产量,这样势必减少企业的利润,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必然选择免费排污的道路,从而将生产活动本身存在的成本转嫁到他人、整个社会。因此环境问题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行为是很难解决的,必须有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但依赖行政控制的监管方式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通过命令控制手段推行环境保护措施的成本远远高于人们预期的水平;压制性管制模式大都强调污染物达标排放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偏重于末端控制的方式,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渐显得捉襟见肘。更为主要的是,在这种管制模式下,环境保护成为政府管制部门与相对人之间的一种对抗游戏,相对人缺乏内在的动力改进行为方式和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引导机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基于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资源政策的不可分割性,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如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微观刺激和宏观经济调节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介,从成本和效益入手,调整或促进环境保护,实现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互促进的法律调整与实施模式。
  经济引导机制在强调市场力量的同时,又与单纯依赖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有了本质的区别,政府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相连。经济引导机制优越性体现在:
  一是与市场的契合度较高。经济引导机制强调经济手段的运用,通过市场提供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等市场主体采取合理的行动,努力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二是对经济行为诱导性强。经济引导机制对相对人的行为调整不是以来命令与制裁,而主要通过对相对人收益的影响引导其进入法律调整预期的行为模式,当事人也往往会因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自觉接受法律的调整,整个法律机制的运行不是当事人对抗的过程,而是基于其自愿而做出的选择。
  三是可以节约国家管理成本。实践证明,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中,采用经济引导制度比命令控制制度法规更节省费用。因为经济引导制度所具有的诱导性,使其更易于执行,这对执行能力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是至关重要的。
  三、经济引导机制具体制度的健全完善
  经济引导机制的运作和实现是以经济手段的有效使用为载体的,但在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环境保护法》存在的问
    试论环境保护法与我国自然资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现状及完善
    关于地方高校学环境保护法教
    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必
    新媒介环境下对民族主义的舆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货币法律
    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货币法律
    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企业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