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郭敬明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郭敬明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操作性的、极尽商品化和娱乐化为能事的网络流行文化,给“四迷”们铺好一个温床,只等待适宜的种子开花结果了。再一个就是,在这般人生背景上,郭敬明走来了,他在日、韩流行文化薰陶下生产的文字种子植入了“四迷”们先期准备好的、接受日韩流行文化洗礼的温床,这已经有了一拍即合的先决条件。再加上“独一代”的粉丝们的“忧伤”和“孤独”被郭氏文字击中,“四迷”们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了。这不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的、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小文化圈子吗?大概这就是郭氏文本在他的粉丝群体中传播的秘密吧?
  这里,引出了两个重要问题,让人们思考。
  有论者说,“郭敬明现象是当代文学的新的生态”。果真如此吗?动漫元素也好,游戏元素也好,流行一时的娱乐文化到底含有多少文学的因子?文学因子稀少的文字还能不能称为文学?而且这类话语文本容易出现抄袭、模仿或雷同,而这三点决非独创,非独创的文字既或允称文学,还有几多价值?人们早已公认,尽管时代不断变化,但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并没有提出新的问题,人类生活的根本方式始终是如一的,就连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也没有改变文学的根本性质。郭氏抄袭、模仿的几本文字就横空出世,创造了“文学新生态”?
  另外,初中正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期”,是读书兴趣的“培养期”,更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期”。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孩子把黄金时光抛掷在网络游戏、动漫娱乐,看一肚子郭氏文字呢?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进去的东西。”法国还有一句绕口令式的谚语:“你告诉我你读的都是什么书,我就告诉你你是怎样一个人。”前文已谈及,许多孩子原本在阅读上就先天不足,日后又只在网络快餐和郭氏文字里找快乐,成为“偏食”的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社会群体的文化精神营养状态,能不让我们深堪其忧吗?
  叁
  这里,我们还要以郭的抄袭事件来印证这种群体现象有时产生的危害。有人声称“道德批评不是文学批评”,这是“王顾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