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等教育强国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1           
高等教育强国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1
大学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使大学回归学术组织本色,走“去行政化”道路。为此,要改变大学内部组织方式,使大学组织按照学术创新的要求进行设计。我们知道,学术创新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学术人员的基本权利,尊重学术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尊重每个学科发展的特性。如果大学教师不能享有学术创造的自由权利,那么就不可能激发其学术创造的激情,也就无法产生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如果人们的学术生活里没有自主的空间,那么个性创造潜能就无法得到释放,人们就只能按照指令进行机械化作业,这样的学术成果就难以脱离平庸的桎梏。
  所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目的就是要重新确立大学内部关系,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以学术为本的组织,使大学教师作为创造主体的学术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享受学术自由,实现学术使命。大学发展史表明,学术研究必须享有一个充分自由的环境,否则就不可能开展创造性的学术工作。为此,大学就必须是一个自治性的学术组织,按照民主平等原则来确定大学的治理规则。因为学术自由既反对行政干预,也反对市场强制,更反对学术霸权,这三者都是学术创新的杀手。民主平等原则意味着大学治理必须基于理性对话,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治理原则。
  (三)创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诉求
  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没有民族个性的话就不可能有真正竞争力,也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文化是一个民族具有创造力的源泉,任何制度创新必然要与民族文化实现有机结合。正是基于这一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正如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加拿大学者露丝·海霍教授所言,中国大学模式构建是一个文化对话过程,是在吸收西方大学模式基础上并超越西方大学模式,这个超越过程就是要把中国大学模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当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大学模式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思路是可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中西文化的对话,这既是中国大学模式本身的创造性所在,也是构建符合中国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所在。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切忌照搬照抄他国的大学模式。任何一个成功的大学模式,都是该国大学与本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主动相适应的产物,这个适应过程就是一个制度创造过程,是将大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区域经济发展与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交通安全顺口溜中小学安全教
    交通安全教育顺口溜及警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顺口溜
    俄语教育何去何从
    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方式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