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学与生命教育           
国学与生命教育

国学与生命教育

 论文联盟*中庸为体
  儒家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发端之心为“仁义”,高明之境为“中庸”;仁义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中庸是万事万物的正体;仁义是“发于中”的内在支撑,中庸是“形于外”的外在体现;仁义是贯穿始终的看护,中庸是理想结果的实现。
  何为中庸
  现在,当人们说起“中庸”这个词,语中所指的是两种不同含义。其一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中庸》本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成书于战国时期,在宋代之前并不单行。而儒家学说发扬至北宋,程颢、程颐两位学者认为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孔门传授心法”,便将它整理编次,并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这就是宋、元以后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四书”。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又沿承“二程”的思想,为“四书”逐一作注,成就了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全篇不长,仅有四千余字,然而这篇经典,却是古代知识分子学习“四书”时,最后才敢攻读的著作,公认是儒家学说中最难懂最深奥的理论。正因它的博大精深,“中庸”一词,就不仅仅是一本著作的名字,还特指一种精妙的思想,这也就是“中庸”的第二个含义。千年以来,中庸的深意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探讨求索,本文也就首先释义,何为中庸。
  程颐解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不倚就是“中”,不变不更就是“庸”。朱熹进一步指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他的意思是,既无不过,也无不及,中道即为常道。那么“中庸”,也就是符合常道、落入常理,正中正好、恰当其分。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他认为,“庸”就是用。综述来讲,中庸,就是使用适宜的、运用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复兴国学要从娃娃抓起
    国学微博
    余泓江:以国学立身惠人
    国学淘金
    浅析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与社团
    浅析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
    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共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
    写作教学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
    国际政治学与政治学中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