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主体的探讨           
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主体的探讨
引发的社会各界对审计报告的强烈反响来看,舆论在推动我国政府干部问责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极为积极的作用。许多被审计单位宁愿选择“处罚”,也不愿被媒体曝光,这种现象已经表明了舆论监督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事实上,我国媒体在近几年推动各级政府部门整改方面,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行政干预过多,权力运行透明度不高,为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正面宣传多,负面的深入调查、跟踪监督少;对舆论监督缺乏保护制度等。

 四、建议
  (1)强化对官员的权力制衡机制,优化责任环境。在权利责任分配上,引入制衡机制,在官员制衡博弈中,实现责任对象的互相监督,优化经济责任环境。
  (2)努力培育以民主党派和新闻媒体为主论文联盟wWw.LWlm.com的问责主体。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利用民主党派的问责优势:一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地疏通渠道,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鼓励媒体监督经济责任主、客体的义务履行情况,及时报道相关事件,把经济责任审计带入跟普通公民视野中。
  (3)提升审计机关问责主体的素质。我国审计机关由于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在基层审计机关非专业干部所占的比例较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审计问责制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被审计的单位,还要涉及到领导者本人。
  (4)完善公民公开问责体系。通过新闻媒体及审计报告的公开等渠道,使公民了解到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并创建疏通群众问责渠道。公民通常在问责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能力进行问责或是问责后不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要立法保障公民的权利。采用审计结果公开制,让民众对经济责任审计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保证公民对权力使用得到有效监督,使权力的运行规范有效。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可以让群众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拟任用的领导干部,尤其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另外,应当建立问责的激励机制。发展和完善公民问责,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奖励制度。比如应该给予胜诉的原告一定数额的奖励,这既是对原告付出的必要补偿,通常也能鼓励更多的公民问责。
  (5)完善救济制度。审计问责制度在我国尚未形成一整套成熟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在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做好经济责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区分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关于执法责任审计的思考
    中国经济面临重重挑战
    2012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等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如何顺利闯关
    赋权视角下实现中国经济可持
    2012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