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浅析园林中的森林文化与美学           
浅析园林中的森林文化与美学
,皆为远借而得之效果而最有趣的要数应时而借,它随季节变换、昼夜交替,见邻花而知春,闻桂香而醉秋,夏听蛙鸣,冬赏山雪;晴有鸟语,雨闻荷声,展见竹曦,暮响梵钟。虽一园或缺,却尽可借而得之。不论哪种造园手段或手法,其目的始终如一,这就是追求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协调和谐,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境界。
  植物,这个源于森林的园林中最基本的造景元素,作为有生命的活物质,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园林植物则更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独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无论是孤植、丛植,还是群植,亦或是用于花坛,都别有一番韵味。
  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苏轼在《冬景》一诗所描述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一语道出了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所形成的“春花、夏叶、秋实、冬枝”的四季景象。这种随自然规律而“动”的景色变换使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色。从而使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森林的惬意与快感。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山石水体作为自然式园林的骨架,还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覆盖山体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还如同华丽的服装使山

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同时,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山上的建筑和道路掩映在绿荫之中,如同画家绘石点绿,顿增美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护士长在医院管理中的作
    浅析环境问题的民法应对
    浅析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在中小
    浅析影响单簧管音色的主观因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迁移教
    浅析高等教育中的远程教育网
    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式下的
    浅析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浅析漫画日语台词的特征及成
    浅析司法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