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我国公民社会权的宪法保障           
论我国公民社会权的宪法保障
包括:(1)劳动的权利;(2)休息的权利;(3)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的权利;(4)社会保障权;(5)受教育权;(6)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7)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8)婚姻、家庭、母亲和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的权利。现行宪法保障社会权的政策与措施更加充分,社会权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丰富。
  三、从社会权规范演变看我国宪法对社会权保障的特点
  (一)我国宪法从不缺乏对社会权的保障
  社会权在西方的发端是源于消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弊端,以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有令人满意的生活条件。近代资本主义宪法充分体现着自由权的本位,但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企业的规模化,西方国家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贫困和失业等社会问题应运而生,日益升级的失业、不断加剧的贫困以及日渐扩张的收入差距事实上证明了人们对形式平等基础上的经济自由的过度追求与保障,使社会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为了维护个人自由与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为了表达西方国家当政者对穷人的愧疚感,为了维护他们自己,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许多国家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公民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在中国,社会权的出现则与西方不同。新中国宪法对社会权的保障开始于1954年宪法,重视社会权成为54宪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既与54宪法将过渡到社会主义作为这部宪法的任务有关,也根源于社会主义资料公有制和管理经济的方式。社会主义宪法将实现社会正义,促进平等作为标举其制度合法性的所在,而公有制和国家全面管理经济的计划经济使得在理论上财产为人人所有的情况下,保证社会全体普遍的福利成为宪法规定的逻辑上的可能和必然,因此这部宪法规定了社会权。事实证明,54宪法对社会权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要求。1982年宪法继承了54宪法对社会权的规定,在几次修正强调自由的同时,依然坚持平等价值。在发展市场经济,注重保障经济自由的同时没有放弃对平等的关注。这除了将其作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安全的策略之外,也出于对社会主义性质的深刻认识。因此,我国社会权的出现并不是为解决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下的社会问题,其规定在宪法中是社会主义思想武器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影响,是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我国企业能源审计面临困境与
    我国宪法监督的立法思考
    我国光纤光缆通信技术的特点
    浅谈如何发挥我国科技中介机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
    试论我国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
    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型外贸企
    关于国外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对
    关于低碳经济下我国新能源汽
    探讨我国网上药店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