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马克思对于东西方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马克思对于东西方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派的深入交往,使得马克思加深了对于东方社会农业发展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他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某些认识,提出了适合东方的农业发展模式,即“俄国模式”。
   二、对“俄国模式”的阐释
   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以及《给维·伊·查苏里奇的复信》中指出,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赞成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反对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但是根据马克思找到的原始材料,以及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使得他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
   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所固有的二重性能够赋予它强大的生命力,私有制因素战胜集体因素,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私有制因素战胜集体因素就产生了“英国模式”,集体因素战胜私有制因素就产生了“俄国模式”。关键看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由于俄国农民的共有土地以及农村公社的出现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蕴涵着共产主义的萌芽。加上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这一客观条件,才有可能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因此它能够以应用机器的大农业来逐步代替小地块耕作,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进人共产主义社会。因而必须通过俄国革命把自己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但是,19世纪80年代,由于俄国国内的形势不利于向革命方向发展,而且俄国革命必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干预,因而马克思寄希望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这就是所谓的“俄国模式”。
   三、由“英国模式”向“俄国模式”转变的原因
   在主观方面,马克思改变了对农村公社的认识。在1881年《给维·伊·查苏里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总结了农村公社的特点:农村公社实际上是较古类型的公社原始公社的一种次形态,与较古类型的公社相

比,农村公社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已经发展出了私有制因素。首先,农村公社割断了建立在公社社员的血缘关系上的这种牢固然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社会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
    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历史观:人类解放的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闻传播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
    浅论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中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从苏联马克思主义到文化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