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识”和“知道”, “固定”和“确定”,“加入”和“参加”语义上相有密切联系,且都是双价动词,但他们对补足语语义有不同的选择。“认识”和“知道”都有熟悉了解的意思,但是“认识”的受事动元一般是表示具体的某个人、某个地方、某件事、某种东西的名词性词语,一般不带形容词性或动词性短语做受事补足语,表示事件、经过、情况、时间等的名词语,如“那件事” “目前的情况”、“上课的时间”等也不能做“认识”的受事补足语,但这些名词语可以做“知道”的受事补足语,“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知道”还可以带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以及小句做受事补足语 ,因此此句中的“认识”要换成“知道”。例(10)中“分布”是指散布,其受事补足语比较具体, “公布”是指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其受事补足语一般是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等。明白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在学习中的偏误。
  补足语偏误还表现在:同一动词往往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动词的配价能力也往往因词汇意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不明确这两者的区别很容易产生的偏误。例如“说”在“告诉”这一义项和“批评”这一义项上的语义配置式不同,前一个义项上的受事补足语不能是指人的词语,而在后一个义项上所带的受事补足语却可以是指人的词语,如:

 (11)老师常常说我们学习不努力。
  (12)我说他了,这个周末有一个讲座。
  例(11)中“说”表示批评的意思,因此后面可以接表示人的补足语,但(12)则表示“告诉”,后面的补足语则不能有[+人]的语义特征,因此例(12)可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汉语称谓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现代私营企业伦理道德研究
    逻辑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
    现代墙体彩绘装饰设计的起源
    人口普查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
    为搞好汉语言文学教学支招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探析
    汉语言文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