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病理学特征观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病理学特征观察
4 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检测:85例患者中有76例检测了JAK2-V617F基因突变,51例阳性,阳性率为67.1%。75例患者检测了Bcr-abl(P210)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全部为阴性。79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Ph染色体,但其中2例可见核型异常。我们进一步对比了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和JAK2-V617F基因未突变患者巨核细胞形态改变及纤维化程度。结果发现,5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有44患者(86.3%)可见巨核系明显病态造血(过度及不规则分叶核、小巨核、单园及多园核等),10例患者(19.6%)可见明显纤维化(≥+++),而25例JAK2-V617F基因未突变患者中,有20患者

(80%)可见巨核系明显病态造血,有6例患者(24%)可见明显纤维化,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3.1 巨核系异常。ET是一种主要累及巨核细胞系的MPD,以女性多见,50-60岁为发病高峰[4]。本病临床表现不一,主要有头晕、乏力、血栓形成及脾肿大等表现[5]。本文85例病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1岁,均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患者骨髓细胞学中原始细胞分类计数正常,红系、粒系均未见明显病态造血。而巨核细胞则明显增多,以颗粒、产板巨核细胞为主,易见胞体巨大且胞浆丰富。巨核细胞病态造血是ET的重要表现,我们在骨髓活检中发现,大部分病人可发现明显巨核系病态造血,其中以发现巨大、过度及不规则分叶核细胞最为常见,部分病人也可观察到小巨核细胞,并偶可见到单园及多园核改变。而粒系、红系则未见到明显病态造血现象,但个别患者(8.2%)可见到ALIP。
  3.2 网状纤维增生:全部病例中绝大部分病人(95.3%)病人均出现不同网状纤维增生,可能是由于过度增生的巨核细胞或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growth factor PDGF)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β TGF- β) 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 factor EGF) 等纤维母细胞刺激因子导致纤维组织增生[6]。但大多数病人为网状纤维轻度增生,而19.8%的患者骨髓则出现明显纤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原发性阑尾腺癌临床病理学分
    试论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
    中医治疗继发性不孕症48例疗
    脾阳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浅析
    简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
    试论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痛风
    IVIG 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外
    CD4+ CD25high T细胞和FOXP3
    原发性肝癌组织双向电泳技术
    NK 细胞与复发性自然流产母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