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建安时代的音乐与文人乐府诗的关系探讨           
建安时代的音乐与文人乐府诗的关系探讨
;清歌”等词语,这也是文人们最喜爱的一种音乐,我们知道乐府艺术在西汉时期主要反映宫廷和下层的审美情趣,是两者的结合。到东汉时期,文人群体开始形成,士人阶层的独立意识逐渐确立起来并开始积极地参与音乐的欣赏和创作活动,音乐开始向这个阶层的形式转移,这个时候音乐也开始由娱乐向抒情过渡。这一音乐之风对汉魏之际的抒情诗艺术的发展和抒情原则的确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安是汉魏音乐系统发展的最高峰,其主题便为清商乐,魏明帝时还成立了专掌清商乐的“清商署”。从建安诗人对当时音乐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音乐的欣赏趣味是追求强烈的抒情效果,这正是清商乐的特点。
  二、文人乐府诗的合乐情况
  建安文人的乐府诗创作,开始于汉末大动乱之后。东汉后期,随着文人爱好俗乐的开始,文人创作俗乐诗歌也日渐增多起来。这其中有的是为旧曲谱写新词,有的则是制作新调新词,比如宋子侯的《董娇娆》、辛延年的《羽林郎》。也有的是用俗乐的流行格调作为新诗,而不是依靠先前的某一具体曲题,如《古诗十九首》等。建安文人创作的乐府以及五言诗,就是对这种风气的承接。但是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汉末文坛的正统意识的限制,文人创作俗乐诗歌,都被正统的舆论所不允许,视视为恶习恶俗。整理:WWW.YbAsk.COM 。
三曹父子首倡之后,文人响应,俗乐诗歌的写作开始变得合法化,而且时尚起来。在这其中,建安时期重建音乐系统和黄初、太和之后的音乐新变,都是刺激乐府诗创作的主要原因。
  建安乐府诗从性质和功能上来划分,主要有雅乐歌词和俗 乐歌词两种。雅乐主要用于祭祀、典礼、宗庙等。如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加九锡,以礼可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于是建宗庙,命令王粲作颂,初名《显庙颂》魏国建立后改名为《太庙颂》。歌词用四言体,一共三章,主要是用来祭奠曹操先辈宗庙的乐章。典礼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正旦大会雅乐,用的是杜夔所传的旧雅乐四曲,即《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声和词都是古代所传,后来这四只古曲被配上了当时的雅乐,改《鹿鸣》为《于赫

篇》,以歌颂武帝曹操;改《驺虞》为《巍巍篇》,以歌颂文帝曹丕;改《文王》为《洋洋篇》来歌颂魏明帝曹睿,仍然作为正旦大会的雅乐。雅乐虽然不是当时文人乐府诗的主要创作部分,但是他们对于俗乐是有影响的,一方面雅乐在音乐上被新声所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信息时代音乐教师面临的挑战
    酷乐新时代音乐新未来
    浅析新时代音乐教育对成人教
    感受信息时代音乐课堂的魅力
    网络时代音乐产业的困境与出
    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
    后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突破
    简析《时代——中级汉语报刊
    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