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一直是个重大的课题。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自我发展是本论文致力研究的课题。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心理学思潮,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所倡导的积极理念为学生教育的价值抉择提供了新的解读。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以及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 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2]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目的
  不仅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培养积极人格、挖掘潜能。编辑:www.ybask.Com 。
传统心理学致力于治疗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将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没有心理问题未必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而且是积极品质的增加。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张发展积极正面的情绪。教师应侧重采用正面案例来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正确面对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提升自我的动力。
  第二,教育应注重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只是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同。积极心理品质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压力,加强情绪的管理,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的氛围极为重要。
  (二)教育对象
  不仅仅局限在有心理问题的群体,更放眼于整个社会群体。因为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更侧重于挖掘潜能,所以其教育对象除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多的是需要挖掘自身潜能、提升个人能力的学生。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人格包括人际交往能力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以积极心理学引导高职心理健
    谈积极心理学在职校心理健康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雇佣关系
    基于六特性设计《成本会计》
    基于岩溶地貌的桥梁钻孔桩基
    基于SSH构建的银行管理系统设
    基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控制
    基于“免疫系统论”的审计价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
    基于知识的神经计算 模糊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