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电影哲学,而不是关于电影的哲学           
电影哲学,而不是关于电影的哲学
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音符,这有赖于刚刚过去的音符仍然有所“滞留”。而当听过这段音乐后,回想起它,让它在脑海中再现,这是第二记忆。第三记忆指的是纸张、唱片等能够持久留住这段记忆的技术

物。“第三种综合对前两种综合进行配置和剪辑,使二者成为同一个独一的时间流———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就使‘意识犹如电影’,投映到它的未来时刻”。
  斯蒂格勒指出,“康德本人的意识流的统一性是在他的每一卷著作的写作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并构建起来的”。从来不懂得写作的人整理自己思想的方式与处于书写文化中的人是不同的。文盲较难形成概念化的反思逻辑,难以把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单词看做某种柏拉图式的独立自存之物,更不可能进行康德这般运用结构繁复的长句进行精巧的推理。
  即便是口语本身也是某种外化的技术,说出的话可能在他人那里被持留和复现。恰恰是依赖于这些实际的或潜在的“外化”过程,统一的自我意识才得以构建起来。“意识若要成为某人所拥有的意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该意识能够以某些痕迹的形式外在化和客观化,同时通过这些痕迹,使其他意识能够进入该意识”。
  时间和空间诚然是经验对象得以呈现的背景,但这种时间与空间并非某种抽象悬空的数学关系,而是由技术(斯蒂格勒所谓的代具)呈现的:一袋烟工夫,一步之遥……比数学化的时间和空间更为基本的是人的“在世界中存在”,这一点早已由海德格尔揭示了。但斯蒂格勒指出,海德格尔忽视了自己已然触及的洞见,“最终将‘世界的历时性’排斥在外”,他纠缠于概念史却遗忘了技术史,也“完全忘记了要对教育的存在论特征进行思考”。
  教育构成了一种“内化”的过程,我们首先是在某个现实的、后天的技术环境之中学会了言说、书写和画图,学会了阅读、聆听和观赏。经过教育,这些外在技术的结构内化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先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哲学的人生 哲学的电影
    徐振忠:营销哲学就是泡妞哲
    哲学思维方式与哲学变革
    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教育价
    析电影对文学作品的传播与转
    探讨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学史的建构及其意
    墨子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
    马克思对卢格政治哲学的批判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