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除了和以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共同的理论根据之外,还有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石,即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对这些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理论基石予以分析和阐述,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认识。
  一、理论基石的内涵及其与理论体系的关系
  所谓理论基石,是比喻某个理论学说赖以建立、对该理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根据,是该理论学说最重要的、基础性的组成部分。恩格斯在阐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指出,马克思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新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的观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它“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得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列宁进一步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强调:“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wWw.YBASK.cOm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学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当然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石。否认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不可能做到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只有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才初步做到,并继续推进和深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论民间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
    汪华斌《清明节显现出中国人
    人口因素、中国经济增长与社
    黄梅戏——中国的乡村音乐
    独具魅力的中国乡村音乐
    中国传统文化对邓小平廉政思
    非洲英语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三重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