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3] 莫洪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政策总体评估和启示》,载于《东方法学》2008年第5期。
[14] 蔡道通:《中国刑事政策的理性定位》[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版,第189页。
[15] 钊作俊:《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载http://*/lw/lw_view.asp?no=1082,于2009年4月5日访问。
[16] 参见陈兴良:《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载http://xhuzhijian.fyfz.cn/blog/xhuzhijian/index.aspx?blogid=197095于2009年4月8日访问。
19参见胡学相:《重刑主义不利于长治久安》,载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5-06/14/content_3082152.htm,于2009年4月10日访问。
[18]陈兴良:《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载http://xhuzhijian.fyfz.cn/blog/xhuzhijian/index.aspx?blogid=197095于2009年4月8日访问。
[19] 参见《比较犯罪学》编写组:《比较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336页。
[20] 徐琼:《起诉环节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处理轻刑案件的思考》,载http://*/xueshu/jcll/200806/t20080613_21017.html,于2009年4月10日访问。
[21] 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 [日]伊藤滋编:《城市与犯罪》,夏金池、郑光林译,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