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成都“武侯祠一锦里巷”的保护开发为例           
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成都“武侯祠一锦里巷”的保护开发为例
企业持股40%,另外20%由武侯祠所有员工持有。这样武侯祠博物馆只负责统筹规划,将管理权放开:员工的收入与锦里的经营好坏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民营公司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也有了发挥的余地,这种方式可谓是一举三得。锦里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为靠门票苦撑门面的博物馆提供了新的经营之路,也开创了国内公益性博物馆成立控股经营性公司的先河。 
  除了管理上的创新,锦里在经营组织上也有很多新的尝试。锦里的商铺采取只租不售的模式,有利于统一经营管理。同时,锦里还对落户商家的信誉和实力进行严格的把关,目前锦里落户的30多个商家,是从早期的400多家中筛选出来的,这对稳定锦里商业持久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锦里的商业模式和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同,锦里对刚进驻的商家实行保障经营,在收取商铺租金价格上,并没有按照一般惯例按固有面积收取,而是实行按商家所销售的物业类型收取,这使以手工生产类的、四川固有的蜀锦、蜀绣等利润微薄但又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珍品在锦里得到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对酒吧餐饮等利润较高的商家所收取的租金自然就要高一些,这种特殊的商铺收租方法使得锦里的商业持久繁荣但又不失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2.3效益评价 
  武侯祠的保护,锦里巷的开发,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效益:锦里巷是依托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来拓展旅游内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一种文化经营产品,对所在城市成都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其他众多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武侯祠与锦里的联姻,也唤起市民对于传统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市民寻找记忆、回归地域文化的窗口,这才有了“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的完美诗篇。 
  文化效益:按武侯祠总体规划的设计,今后的武侯祠将打造成国际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建成国际性的三国文化旅游休闲中心,成为成都市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和亮点,大大提升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2004年,锦里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赢得了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经济效益:锦里的开发,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拉动了相关消费,据统计,锦里开业前7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上百万元。如今,每年到武侯祠参观的游客多达150万,每年门票收入就将近3000万元。据估计,锦里5年可望收回投资。 
  3结论 
  长期以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强调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同时,常常忽略经济效益;在注重保护文物原真性的同时,又往往忽视文物自身的生存和营养问题:在整个保护开发过程中,重视保护的某个环节,而忽略其他环节,从而导致整个保护的失败。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摆脱文物保护完全依赖国家拨款的传统保护思路,走出了一条将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的途径,让民间资本进入到文化产业中,然后再用赢利的资金进行再投入,最后形成一种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将保护和经营相结合,这种持续有效的保护模式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在锦里的开发运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大胆尝试和;隹确把握,如文化主题的把握、商业空间的创造、创新管理经营理念的运用等,都为锦里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也为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历史学的新视角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
    历史学科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
    《实用天文学》探索实用天文
    探索我国建筑业发展低碳建筑
    探索我国建筑业发展低碳建筑
    历史教学中“台湾问题”解析
    海洋声学开放型创新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