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工科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糊美的表现           
论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糊美的表现
在《小山华普》中说:“一卷如涵万壑,寻尺势若千寻”。在绘画中,画山石,要概括高山大川的形象,使欣赏者如临其境。园林中的叠石堆山亦然。我国古代园林中的假山,多堆叠于庭院之中,以限制视点的距离。同时即使是一块山石,其体型也以能引起名山大川的联想,或为崇山峻岭的缩影为上品。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中有一景:刚走进门时,“忽然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色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其中描写大观园山石的处理手法,首先是限定了视点位置,加强了假山插天的高度感染;其次是山石旁没有配植高大的树木,只是点缀了草本植物。如果在假山旁边配植大树,就会在尺度上把山石比小了,那样就会破坏联想,游人也就不会对一块大的山石引起名山大川的联想。
  三、结语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自然是一个大系统,居住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传统思想中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是相对立而是和谐共处的。当前很多建筑为了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其高耗能的建筑处理方式在满足人们对“国际都市”的向往的同时,也在惊人地消耗着并不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糊美的认知,不仅有助于深人理解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更重要的是认识人与自然的另一种相处之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