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欧盟主要贸易壁垒,它以标准为核心逐渐形成覆盖面广阔的繁杂体系。技术性贸易措施复杂的福利效应和作用机制的两面性导致了应对策略的复杂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度化博弈诱发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之间采用联合应对策略。基于上述文献回顾,本文从组织层面探讨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与政府、行业协会联合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策略。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措施 民营中小企业 欧盟
目前,欧盟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比较完善、覆盖面广,能够有效阻碍外国商品输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实力薄弱,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冲击最严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回顾,认识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并探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联合应对策略。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欧盟主要贸易壁垒
经过wto的几轮谈判,全球关税壁垒逐渐削弱,伴随着人们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迅速提升,以及高灵敏度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形成,并逐步取代关税壁垒,成为阻碍外贸出口的主要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欧盟的关税壁垒大幅削减,但是为了保护欧盟内部市场和各成员国国内市场,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对外树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欧盟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渐趋完善,涉及的行业和范围不断扩大。LOCaLhOst2000年至2009年1月,欧盟tbt通报数量达287件;2000年至2008年12月,sps通报数量高达421件,而且在长期都呈现增长趋势。经济不景气常常诱发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增加。2000年前后全球经济不景气,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隐蔽、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被广泛使用:此次全球会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再次促使各国大举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阻碍外部国家的商品输入。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推进,欧盟作为区域集团层面采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越来越多,因其也适用于成员国,所以各成员国在国家层面单独采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数量增速有所放缓。
同期,在欧盟tbt通报分类(见表1)中,与农业和食品相关的tbt措施达156件,与化工相关的tbt通报有32件,与电子、电气相关的tbt通报数量有27件,与纺织、服装工业相关的tbt通报有4件。除了关注产品本身,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还涉及货物包装、调运,从而把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适用范围向生产环节之外进行拓展。在欧盟sps通报分类(见表2)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sps措施达327件,与植物保护相关的sps通报有129件,与动物卫生相关的sps通报数量有102件,除此之外,还涉及保护人类和领土免受病虫害侵害的sps措施。由欧盟tbt/sps通报分类数量来看,一项技术性贸易措施可能涉及多个分类。通过不断补充、完善tbt/sps,欧盟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渐趋复杂,为外国商品输入树立了很高的壁垒,增加了外国实施应对策略的难度。近年来,欧盟制定的《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lls)、cr法规、reach法规和《电子垃圾处理法》等指令、法规有效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类产品向欧盟出口,企业损失惨重,而欧盟不断提高的技术壁垒更要求我国企业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二、复杂的福利效应和作用机制的两面性导致应对策略的复杂性
繁杂的标准体系是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核心。根据表现形式,技术性贸易措施可归纳为五大类: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夏友富,2001)。技术性贸易措施复杂的福利效应和作用机制的两面性必将导致其应对策略的复杂性。
(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社会福利的复杂影响
一些学者研究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出口国的福利效应,但是其结果却并不一致。这增加了对策的选择、制定难度。
fischer,r.& p.serra(2000)研究发现政府制定的最小标准即使表面非歧视,其实质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验证了标准的贸易保护效果。sykes(1985)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将会通过一系列方式对国内外消费者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市场上商品种类减少;生产成本和最终产品价格增加;因不相容而导致市场分割,进而导致进入壁垒;不能够产生网络外部性。技术性贸易措施增加外国出口商成本,降低其竞争力;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小国处于绝对的劣势,不仅在制定标准方面较少发言权,而且还不得不为适应外国制定的标准增加额外的投资,而这些国家本来就缺乏资金和技术,这些标准无疑增加了他们采用新技术的成本(ganslandt,mattiasand james r.markusen,2001)。王志明等(2003)也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严重制约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使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收益下降,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口商品具有数量抑制效应、价格抑制效应和动态抑制效应(蔡茂森、朱少杰,2003)。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就会对进口商品产生数量控制作用和价格控制作用(冯宗宪、柯大钢,2001),进而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企业经营、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高文书,2003)。然而,李春顶(2005)认为在短期,技术性贸易措施会起到贸易抑制的作用,但在中长期会发生贸易促进的作用。高文书(2003)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口国有三种经济效应:进口国国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不发生移动时,技术性贸易措施会给进口国带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