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简历文档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中国腾飞之路和国家兴衰理论——兼评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有水平的理论著作,作者提出并讨论了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的重大论题,对中国十多年来高增长的奇迹作出了独到的解释;全书的理论逻辑一贯到底,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近十多年来的历史和现实,做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以及改革和发展的结合;具有理论的简洁性的特色,不仅解释了众多的经济现象,而且证明了经济学规范和方法的力量,进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不是告诉人们某些经济问题的现成结论,而是教给人们正确观察和思考经济问题的方法。
    二是比较分析了三个理论框架:一个是林毅夫等人的理论,一个是诺斯教授的理论,一个是奥尔森教授的理论。三个理论讨论的都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的问题,依凭的都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前提,使用的都是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和方法,得到的基本结论都是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但却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和考察重点,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诺斯的理论以产权的形成和变迁为基础,奥尔森的理论以利益集团的形成和作用为核心,而《奇迹》则以战略选择为前提。前二者着重于微观分析,后一个着眼于宏观的把握。如果说诺斯的理论集中于基本制度规则的构造,奥尔森的理论专注于集体行动的分析,那么,《奇迹》则把政府政策方向的选择放在首要地位。可见,三种理论并不是互相对立和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互补的。其差别与它们具体考察对象的不同有关。诺斯面对的是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自然要把基本制度条件的创造作为自己关注的中心,国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是通过提供形成界定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表现出来的,因而,诺斯的国家理论强调的与其说是国家的独立行为,不如说是在相互博弈中作出的选择。奥尔森的理论讨论的是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这时产权问题已经解决,基本制度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制度及其活动也大致定型,社会各利益集团的活动突现出来,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动力的分布和方向,因而对其行为和作用的考察,就成为说明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的关键。林毅夫等人考察的是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经济发展的道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制度条件以及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差别很大,其经济发展的成功除基本制度条件外,主要是政府政策的选择自觉不自觉地抓住了自己的优势,遵循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失败均在于政府力量过于强大,人为地抛弃优势,超越阶段,揠苗助长的结果。这就是其把分析的焦点对准战略选择的原因。
    三是提出和讨论了几个问题,这与张宇燕的评论相互补充,使讨论更加深入。第一是关于“赶超战略”的选择。《奇迹》把战略选择作为外生变量,经济体制作为内生变量,战略选择在先,体制形成在后,战略选择决定体制形成。这一分析虽有一定道理,但有些绝对化。如果把考察范围从50年代以后扩至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侵略,富国图强如何把制度变迁和*变迁推到前面,就会对问题有另一种认识。张宇燕则从目的和手段、内生和外生的关系方面指出了《奇迹》的片面性。两位评论人都认为,赶超战略和计划体制的选择是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历史曲折,从总体看是失大于得,但从局部看,在一个时期和一些方面却是功不可没。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完成了某种独特的、命定的、也可能是神秘的历史使命;以某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去实现连续几代中国人的工业化之梦想,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大发展铺平道路,并顺带着用自己的“失败”来衬托今后改革的成功。第二是宏观政策环境和市场主体发展的关系。评论认为,《奇迹》强调改革宏观政策环境是对的,但忽视了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