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 |
|
|
县财政局 2004年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谋划 2004年我局的各项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十四届三次人代会会议确定的财政各项工作目标基础上,全面落实县委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部署,从深化各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县级财源建设步伐入手,努力开展增收节支,确保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及时发放,充分行使财政的各项工作职能,基本实现了“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 一、2004年工作情况 (一)全年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 我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11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7%,增收459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其中:上划收入完成3491万元,与年初预算持平,同比增长1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27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4%,增收445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上级补助收入完成18060万元,按可比口径为年预算的122%,同比增长22%,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完成6364万元,为年预算的252%,同比增加3842万元。 财政总收入完成21927万元,按可比口径为年预算的121%,同比增加3478万元。 2、支出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68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8%,同比增长22%。其中,人员经费支出总计12851万元(其中:弥补上年调资拖欠280万元,2003年第13个月奖励工资55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4%,公用经费支出总计5143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6%,农村税费改革支出3160万元,完成预算的138%,上解支出完成576万元,与预算持平。LoCaLhosT 2004年财政收入实现了收支平衡,收支结余197万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确保2004年财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我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加大财源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培植经济增长点 今年我县的财源建设工作,根据全省加强县级财源建设工作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年初关于财源建设工作具体安排,围绕我县经济发展的重点,把培植壮大财源作为财政部门的首要任务,依托资源上项目,培植县域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做好项目申报工作,通过认真选择项目,充分论证,多次与省市有关部门协调,上报项目12个,省厅扶持财源建设项目6个。二是加大对项目的推进力度,定期深入项目单位了解项目运行情况,充分掌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问题。目前,鸿基水泥2500线项目主体设备已安装完毕,鸿基焦化厂建设也已完成,5000锭纺纱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建龙铁矿已正式投入生产,鸿源米业、巨龙实业项目建设也已完工,财源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30万吨焦炭厂是鸿基水泥有限公司招商引资2000万元兴建的,鸿基水泥2500线建设引资近3000万元,用于矿山、发电厂建设,热电厂通过“接产承债”被哈尔滨宏翔钢结构实业有限公司兼并,并已开始对管网进行改造,通过招商引资为财源项目建设注入了资金,加快了项目建设,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大收入征管力度,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我们把确保收入的及时足额到位,作为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首要任务来抓,多方开展工作,组织收入入库,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抗税行为,加强了对焦炭市场的管理,从源头控制焦炭税收流失问题,通过对焦炭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的进一步调查,基本掌握了税收基数,确保了焦炭市场税收的足额到位。二是加大房产交易市场税收征管工作力度,整顿税收市场秩序。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加大契税征收管理力度,做好征税关口前移和委托开发商代征工作。通过开展下户征收、司法部门全力配合征收、在房产部门派驻专人征收、开发商代征等工作方式,完善了契税征收环节,避免了税收流失。三是树立全面组织财政收入的思想,我们加大了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其它各项收费的征管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房地产开发及建筑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价格调节基金采取“一站式”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了对择校生收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留结比例,增加了预算内资金的使用规模。 3、加大支出管理力度,保工资、保重点 年初以来,我们在增收潜力不大的情况下,按照“节支就是增收”的工作思路,加大支出管理力度,坚持“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认真贯彻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支出方针。一是从严控制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实行零基预算,把工资和必要的办公费列入硬性预算,其它支出视财力情况给予适当安排。二是大力压缩弹性支出,把支出尽最大程度压到实处,将工资发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在首位,继续实行了工资专户管理制度,委托银行统发,实现了我县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月发放。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借款,由于我县季节性收入比重大,现有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最基本的支出需求,我们通过积极与省市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得到上级财政部门的有力支持,确保了我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四是强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在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方面,我县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严把进人关,编委、财政、人事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控制了财政供养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上,引入活体指纹认证系统,一次性清理出冒领企业离退休养老金人员67人,另有475人因各种原因未前来进行指纹采集,我们也已对其停止发放养老金。在乡镇我们实行“五清”,对教师、农村五保户等财政供养人员进行清理,节支效果明显。 4、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构筑公共财政框架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我局重点推进四项财政体制改革。 (1)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通过继续规范和 [1] [2] [3]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财政党总支) 下一个论文: 200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总结
|
|
|
看了《县财政局》的网友还看了:
[经济论文]浅析对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探讨 [今日更新]财政收入应多用于改善民生 [今日更新]南昌市财政收入与GDP的统计分析 [今日更新]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 [今日更新]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 [今日更新]地方财政收入的未来趋势分析 [今日更新]立足特色,发展经济,增强财政收入 [今日更新]浅谈财政预算审计的创新策略 [今日更新]小议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的有效策略 [今日更新]全面推进我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对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