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要】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只有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让我们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尽善尽美。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s center link is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s,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s the essential way i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teacher only then reconsiders unceasingly to our classroom instruction, consummates unceasingly, lets our value unfold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can cause our classroom instruction acme of perfec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new curriculum; Classroom instruction

        我省是2007年9月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至今近两年了。回顾这两年来我们走过的艰辛历程,有过困惑、出现过问题,但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体验到了实验的成功。老师们从当初对新课程的担心忧虑,到能自觉地跟着走,现在是积极地参与了。即经历了不愿课改到接纳课改,最后认可了课改的过程。
        两年来,我多次参加了省、地、市组织的各类高中新课程的培训及研讨活动,听了一些课。参与了学校有关高中新课程的培训及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探究,编写了我校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活动。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获得了一些资料,收获颇多。借此机会将我的粗浅认识与同行们交流。
        高中新课程改革如春日和风,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尤其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改的重点在课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探究、合作、主动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课堂,离开课堂谈课改,忽视课堂、轻视课堂论课改都是错误的;课改难点在课堂,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我们的学科教学变成真正的教育课堂,这些都是难点。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教师只有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才能顺利地赢得这场战役。
        新课程推进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广大教师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中有一些是所有课程共同存在的。对于数学课程来说,目前出现的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教师、学生普遍反映负担重;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难于把握;对于评价特别是高考心里没底。面对着新课程带来的许多问题引发了深深地思考,每一位教师都应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新课程的实验与研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课程不断完善,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进步,达到预期的目标。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双基目标缺乏或含糊不清: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时由于认识上的片面,课堂教学中双基目标缺乏或含糊不清,教学中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仍然存在。例如,数学课上对集合中“三性”的训练过于细微,对定义域过于人为化的技巧训练,等等。在运算技能的训练中,经常人为地制造一些技巧性很强的高难度计算题,或者技能性不强,但是计算非常繁琐、意义不大的计算题。这样的训练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们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单纯是为了熟练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训练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体会数学的价值。
        1.2过程、方法、目标落得不实: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教给学生结论,而忽视知识形成和产生的过程,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导致了学生总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目前,虽然在课堂上实施了新教法,但由于教师怕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放开让学生积极思维,还有的在学生合作交流末进行到底时,就草草收场,代替学生得出结论。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在数学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环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低效的。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必须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开阔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美,从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1.4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好: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教材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这应是数学新课程课堂中普遍的现象。但由于对课程资源缺乏认识或经验不足,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现象。例如为情景而设置情景,在情景设置时,不少教师情景设置目的不明确,创设的情景只是作为课堂摆设,情景内容脱离实际,设置的形式呆板单一,情景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滥用多媒体等。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5教师角色定位不准: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追求的基本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忽视教师作用和学生过分自主的现象,由于教师作用的丧失,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只在原地徘徊,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引导相统一的过程,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当学生思路狭窄时,老师要拓宽他们的思路。
        1.6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他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结果往往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在教学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活动是随意的,缺乏明确目的,学生忙这忙那,却美其名曰“动中学”。新课程提倡的活动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意在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体验中获得发展。
        2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新教材使用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它以新颖、科学的编排体系和丰富有趣的内容博得广大师生的好评,为中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新教材的使用引导了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教改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教学不断进步的源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改进和总结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创新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1加强对新知识的充电:新教材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其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给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觉。新教材还在知识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版面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学家的知识背景简介阅读材料、插图等新内容,牵涉到数学史和科学史需要学习,就是知识性的问题都需要重新学习,如在新教材中引入了“算法”,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材,里面涉及计算机的程序语言、程序框图等对于多数数学教师来说,都需要重新认识。选修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对我们教师来说更是比较陌生,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之前学好这些内容。记得2008年5月参加牡丹江市新课程培训,听了15位教师上的《算法初步》一章的课,受益匪浅,其中牡丹江一中贾立中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立中老师对《算法初步》一章的内容挖掘的深透,课堂上各个环节把握的也比较好。这种培训方式也具有时效性。还有新教材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几何画板的使用,教学课件的制作,科学计算器的使用,这些都是我们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说明有很多新知识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
        2.2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数学教育的核心是“问题解决”。而 “问题解决”不应仅仅理解为一个具体的技能,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应该是数学教育所体现的一条主线。“问题解决”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既照顾了数学教育本身的特点,但又不局限于数学知识传授这一狭隘的圈子和范畴,而是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认识数学教育,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1)认真研读课标:通过对数学课标的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中要以课标为纲,就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首先在知识观念的层面上,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其次是在创造能力层面上,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景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培养并发展学生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关注数学应用的能力,形成自信、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三是在思维品质层面上,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形成良好的演绎能力和合理的思维习惯;四是在语言表述层面上,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它也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诸如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更是随处可见,数学素质自然应当包括能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的习惯和能力。本着这样的认识,并结合现今中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掌握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中必备的数学知识;其次,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第三,渗透认识论、方法论的教育,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作为一种文化修养,拓宽人们的认知视角,提高大众的思维品质。

        为此,立足课堂,挖掘教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构建新知识把握教材是必要的。
        (2)把握教材:为了更有效地将“问题解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教材中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将单一的传授变为主动地构建,高中数学新教材以模块形式编写,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和理解新教材在创意上的以下特点:
        1)课题的引入放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景之中,给教材以厚实的底蕴,使知识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现实的数学与数学的现实更好地结合起来。
        2)以非形式化的方式为先导,铺设台阶,切合实际,从而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一步步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既要用脑,也要动手,还需要合作,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有所需,并有所得;
        4)教学的结果不仅体现在问题的结论上,更重要的是解决的过程之中,学生所得的将是终身受用的能力和素质。
        (3)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备课时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一定要避免在新课程中出现上课蜻蜓点水般地涉及一下教材,穿靴戴帽画蛇添足,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形式上的联系实际活动。我校政治教师李延涛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展示课活动中《赏诗词明哲理》一课,通过十首诗词的赏析,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原理完整地呈现出来。这节课以其巧妙、创新、和谐、精彩深深地感染着我。
        其次,切实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数学课程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在省第四批示范性高中复检勃利站教研活动中,牡丹江朝中的金雄虎老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课,三维目标剥离准确,问题的引入恰当、合理,教学目标的生成及达成的好。我校孟维红老师《二项式定理》一节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恰当的课件运用、学生活动的热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等。预示着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第三,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推动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把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学校、课堂为基地,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机构,开展校本教研,用课题研究成果推进新课程实验。如在指导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紧缺的矛盾方面,通过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教研课题,我们强调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备课组内实现教学设计、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校本教研中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利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改进教学。另外,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老师搭建学习的平台。请哈师大附中的老师到我校讲学,让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级各类的新课程培训和教学研讨。
        新课程的实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我们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尽善尽美。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龚雄飞著.《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3]《数学教师科研选题的原则与策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4
[4]王常斌.《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及其处理尝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5
[5]张建.《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学数学教育,2007.12
[6]苏立标.《新课程背景下数列教学的四驾马车》.数学通讯,2006.7
[7]李金蛟.《关于新课标教材算法一章的教学思考与设想》.数学通讯,2006.9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与微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统计观
    传统中学作文与新课程作文的
    《通用机床加工工艺编制及零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
    高等农林院校土壤学课程教学
    新课改意义下数学思想\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