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我国盈余管理的双重视角           
我国盈余管理的双重视角

  【摘要】 盈余管理是我国财务企业的正面刺激效应,促进市场经济健康  我国盈余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我国财务经济学和会计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盈余管理给出过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孙铮、王跃堂。他们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刘峰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企业利益,也维护了契约各方的利益。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管理者经常可获得一些独有的内部信息,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当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未经管理前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时,会主动采取盈余管理行为,调整盈余(主要是应计利润额),以此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价值信号(signals),稳定股价。换句话说,管理人员管理盈余的行为,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内涵,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当然过度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对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
  盈余管理所产生的最终结果与管理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二者高度统一和结合,就可能产生积极效果,对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都应是有好处的。
  其实,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它不同于盈余造假。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如通过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选择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等进行调整;而盈余造假则是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财务报表,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从结果上看,如果盈余管理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可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而盈余造假不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行为,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应予以理性对待。
  综上所述,适度的盈余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体现了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但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带来很大的弊端。
  
  三、结论与建议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盈余管理都不可避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很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这在上司公司进行配股时体现得尤为突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政策诱导型,因此,为了消除诱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就必须加速政府监管的市场化进程。股票市场的利益主体是市场参与者,让利益主体监督上市公司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监管。我国缺乏的恰恰是这种最强大、最及时、最根本的监管—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因此,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才能对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产生威慑作用,从而使盈余管理的负面行为被压缩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对盈余管理的考察,除了从会计的角度外,更应该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虑,国外的实证研究很多都是从单个企业某一个因素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这是片面的,因为对盈余的影响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除了会计因素外,更多的是管理方面的因素在影响着企业的盈余,因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应该考虑管理要素的影响作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待盈余,它只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可利用信息。盈余管理是通过对盈余在合乎规则和法律的条件下,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手段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的管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盈余是企业价值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盈余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达到对企业价值形成的控制。把盈余管理与价值管理联系起来,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要进行价值的创造必须对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对企业价值起关键作用的驱动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重点的管理。这些因素是推动价值创造的决策变量,通过对价值驱动因素的确定可以确定主要评估绩效指标,进而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也有利于各业务单元管理者和员工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的过程,并对此达成共识,从而最终达到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是企业注重个体利益、注重市场价值的结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财经法规和公司治理,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可以使盈余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更有效地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 彭数学. 非效率性盈余管理及其治理[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68-71.
  [2] 段绪梅.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8(2):44-46.
  [3] 朱华培.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及其“两难困境”[J].国外经济管理, 2008(1):20-28.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
    从赵作海案看我国的司法制度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状况评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完善
    我国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
    探析我国建材检测行业的现状
    试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浅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