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免费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对大鼠肝脏再生的影响           
入肝门静脉动脉化加门腔分流术对大鼠肝脏再生的影响
 2 结 果

  2.1 残肝再生率变化

  实验组及肝切组术后肝脏再生率均呈上升趋势,术后2 d至术后14 d,实验组肝再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至术后28 d,实验组及肝切组肝脏再生率趋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

  2.2 残肝S期肝细胞比例变化

  各组术后S期肝细胞比例的变化(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及肝切组S期肝细胞比例的变化,其高峰出现在术后24 ~ 72 h,以后逐渐下降,但到7 d时仍明显高于本组0时相点的水平(P < 0.01),说明肝细胞的再生主要发生在术后一周。特别是在术后3 d以内,是肝细胞再生的关键时期。三组在术后各个时相点总体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F = 23.82,P < 0.01)。其中实验组与肝切除组相比,在术后各时相点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肝切组术后各时相点S期肝细胞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2.3 PCNA阳性表达细胞比例变化

  对照组PCNA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在3%左右。实验组及肝切组术后24 h阳性细胞比例已经明显增高,至72 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本组0时相点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表明术后1周细胞仍持续增殖。两组术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PCNA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实验组PCNA阳性细胞比例与肝切组比较,从术后24 h至术后7 d,各时间点相比较,实验组均明显高于肝切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表3;图1)。

  3 讨 论

  肝脏作为体内血流最丰富的器官,有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血供,约75%的血液供应来自乏氧的门静脉。以往一直认为,门静脉血中的肝脏营养因子对肝细胞的再生及增殖是必不可少的,但早在1952年,Cohn等就最早提出用动脉血代替门脉血灌注肝脏的设想,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以适当压力和流量的动脉血灌注肝脏,可使分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没有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