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实践 |
|
|
重叠的幅度与距离的关系以及先后顺序。而这又是解释σ键和Π键的稳定性、说明为什么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的关键。截至目前,还没有N2分子中3个化学键形成的三位动画课件,制作时笔者首先把N原子的三个轨道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再设定坐标轴,让σ键先形成,再形成Π键,用按钮控制进程。制作时采用了3DMAX和FLASH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多次改进最终获得了集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为一体的理想效果。当学生看到此课件时,既兴奋又惊喜。课件顺利被学生所接受,弥补了该项教学课件制作空白。 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制作精美的科学家小传 化学这门学科发展历史悠久,曾出现过很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许多化学原理及化学公式多是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 在本章教学中,现代价键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杂化轨道理论,其提出者鲍林就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对化学最大的贡献是关于化学键本质的研究及其在物质结构方面的应用。他把量子力学应用于分子结构,把原子价理论扩展到金属和金属间化合物,并发展了原子核结构和核裂变过程本质的理论。后来,他又向生物学方面进军,把化学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如研究了蛋白质的结构,共发表了400多篇论文和十几本专著。由于他在化学键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鲍林晚年致力于和平事业,于1962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为鼓励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将鲍林的事迹浓缩成以上内容介绍,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制作成课件。在制作时,注意把对应的文字、解说和图像同时呈现,用滚动式字幕配背景音乐及图片,同时教师用朗诵的语调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朗读给学生。此情此景使学生深受感动,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一个需要用心并付出努力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淑巧. 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的教学思考[J]. 甘肃科技,2010(18). [2] 郭成,袁静. 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课堂教学[J]. 中国地质教育,2007(3). [3] 杨韶平,刘娟娟. 多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
|
上一个论文: 浅析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个论文: 浅析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