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好课标准是“实”“事”“求”“是”           
好课标准是“实”“事”“求”“是”
的是,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好几年了,可是我们的课堂在“常态”下依然还是照本宣科,还是“规规矩矩”,老师听教材的话,学生听老师的话,师生都生怕出一点“乱子”。因此课堂上几乎没有一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即使偶尔发生那么一点点,教师也要及时地将其一棍子打下去。公开课上怎么样呢?老师想生成,但不敢,怕对付不了。“常态”下不愿、不能,非“常态”下又不敢,所以我们的课堂就很少有精彩的。
  
  四、“是”就是真理、规律、法则、概念,是目标
  
  我们的课堂,40分钟下来,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是怎么得到的,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追问习惯。现在的课堂大都很热闹,但只要我们一追问便会发现,学生有可能获得甚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获得什么。本来,现在有不少的课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老师们大都在下课之前套用了这样一个环节,即老师们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或者“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等等,但我发现老师们大都把这种追问仅仅当成了一个“栽上去”的时髦环节而已,并没有真正有意识地把“是”装进大脑里,然后在这个环节之前去有意识地追求这个“是”。所以学生回答的“是”也就往往游离于本节课的主体目标。当然,生成的“是”如果是有价值的固然应该充分肯定并予以提倡,但丢了“西瓜”是肯定不正确的。
  现在有一种过激的倾向,就是我们的老师片面地或过激地甚至错误地理解新课程强调体验、经历,于是在让学生努力体验、经历的时候就忘记了同时应该从中获得什么,忘了体验、经历的目的是什么。我见过很多这样的课,学生轰轰烈烈地体验了、经历了,结果却什么“是”也没有得到,这种体验、经历必然走向肤浅,走向茫然。还有一个缺失“是”

的原因是因为老师们对“淡化”知识传授的误会,所以就不注重知识了。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新课程并不是不注重知识,只是强调要改革知识传授的方法,即灌输的方法;二是狭隘地理解知识这个概念,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知识这个概念理解成我这里所说的“是”。所以,体验、经历实际上只是实现“是”的策略与方法,而不应该是最终目的,它始终应该指向“是”,因为无“是”就会生非。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30年档案标准化研究文献统计
    浅谈综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医院药房的标准化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标准化管
    推进机械制造企业标准化
    探析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工程建
    个人简历标准求职表格
    2011标准简历表格模板精选_个
    通信工程个人简历标准表格模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标准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