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 女大学生 性别教育
  [论文摘要]科学的性别教育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师范院校尤其应密切联系女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性别教育在中国高教领域的普及与推广。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先天的、自然的,社会性别是后天的、社会的。性别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和“女人”的教育。科学的性别教育是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前提下的性别公平教育,即没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没有传统性别定型、符合男女身心发展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教学模式。科学的性别教育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是宣传现代性别意识、系统传播科学性别观念、造就社会性别平等的主要渠道。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她们自身的发展,而且通过未来教师职业及母亲角色还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发展和未来家庭的质量。因此,师范院校应密切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性别教育在中国高教领域的普及与推广。
  一、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必要性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两性关系是社会中影响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一,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制约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进程。只要男女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只要妇女发展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就必然会导致社会发展整体不协调。只有男性发展而没有女性发展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也是不和谐的社会。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诸如就业歧视、家庭暴力等两性不平等现象。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两性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其消除于初始和萌芽状态,对社会失调防患于未然,才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社会,激发社会活力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提高人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女性的主体意识。相对男性而言,女性人力资源的潜能还没有充分开发,参与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还亟待拓展。只有不断提高女性地位,调动女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和谐共进,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的优秀分子,代表着中国女性新生代的整体形象和水平,她们的性别意识将引导中国女性的发展方向,预示着未来中国女性的新型品质。因此,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作用。
  2·妇女研究和妇女教育的需要。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将妇女研究、女性学、女性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和教育领域。90年代,美国68%的大学都开设女性学方面的课程, 700多所高校开办了女性学专业和研究中心,其中一些高校还设立了硕士、博士点。亚洲的韩国和日本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已经有了现代意义的女性研究,而且发展较快。我国台湾地区也十分重视性别教育,从中学开始就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性别教育。
  目前在我国已有多所大学成立了有关妇女与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多所学校开设了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了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使女性学发展成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门独立学科,也因此结束并超越了过去几十年无性别意识的男女平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在一些高校,性别教育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的领导说不清性别教育是什么,认为女性的地位已经很高了,无需再强调此类问题。即使存在性别不平等现象也是社会问题,与学校无关,学校也无法解决。在所谓男女平等的无性别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强调无须对学生进行特殊的性别意识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育环节“不自觉”地表现出性别歧视。如在接受高等教育权利方面体现了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招生中,有的学校对男女学生的标准不一样,宁要低于女生几十分的男生,也不愿意录取高分数的女生。还有一些教师反对开设有关性别意识教育的课程,对于女大学生的种种不公平待遇视为正常。
  3·女大学生现实生活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院校中的女性比例越来越高,已达65%以上。她们大多数未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正确的生理卫生和社会性别知识教育,带着源于家庭、传媒、社会各方面对女性性别角色定位的陈旧观念,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着各种冲突和困惑。
  当今社会,两性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同样困扰着女大学生们。如约会暴力、性骚扰、艾滋病及性病、未婚怀孕等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生理健康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论英美文学课在英语师范生教
    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教学实践
    研究型教学——开启师范教育
    试论中国师范教育专业的应用
    幼儿师范教育教学与素质创新
    关于高职院校师范教育专业教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
    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解读
    如何培养师范健美操侧重生的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文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