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甘氨酸亚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影响           
甘氨酸亚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影响

  2.2  甘氨酸亚铁鉴定[2]

  用XT4熔点测定仪测定甘氨酸亚铁的熔点;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取一定的甘氨酸亚铁用AA670原子吸收测定仪测定Fe离子;用红外光谱仪对甘氨酸亚铁做红外光谱分析,并和纯品甘氨酸比较。

  2.3  模型制作

  取30只雄性SD大鼠,每天尾部放血3~4ml,而且在试验期间(包括给药),喂予缺铁饲料和双蒸水,连续5d,至血红蛋白含量为8~9g/L,造成大鼠缺铁贫血模型。

  2.4  分组及给药

  造模第6天,30只贫血大鼠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并按血红蛋白含量均匀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试药组(200 mg/kg FeGly2)和阳性对照组(300 mg/kg FeSO4制剂),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做正常对照组。分组当天开始给药,试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200mg/kg FeGl

y2和300mg/kg FeSO4制剂,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双蒸水,1次/d,连续给药5d。

  2.5 观察指标 

  每日给药24h后,用定量采血管在尾静脉取血10μl,测定血红蛋白。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试法测定大鼠血液中血红蛋白。取血红蛋白稀释液2.5ml,加全血10μl,混匀后,静置30min。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A),以稀释液作空白,波长540nm,比色杯光径1cm。公式:Hb(g/L)=(A×251×16114.5)/(11.0×1.0×1000)=A×36.77。

  3  结果

  3.1  甘氨酸亚铁鉴定结果 

  甘氨酸亚铁熔点在165~185℃(甘氨酸亚铁mp:165~185℃,甘氨酸mp:220~230℃,FeSO4 mp:>330℃);甘氨酸亚铁原子吸收测定结果,Fe离子占 20.30%(Cal:Fe = 20.23%),纯度为99.65%;甘氨酸亚铁和甘氨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图1,2可以看出,甘氨酸的红外光谱在26003100/cm有较强宽谱带,这是NH3+的特征吸收峰,而甘氨酸亚铁的红外光谱中无此吸收峰,说明甘氨酸亚铁中没有游离的NH3+,同时,甘氨酸在2100/cm处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这是二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而甘氨酸亚铁中无此吸收峰。因此可以确定甘氨酸亚铁中没有游离的甘氨酸存在。

  3.2  甘氨酸亚铁补血作用 

  由表1结果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试药组(200mg/kg FeGly2)和阳性对照组(300mg/kg FeSO4制剂)大鼠给药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明显增加(P<0.05),200mg/kg FeGly2和300mg/kg FeSO4制剂的升高血红蛋白含量的作用相当。表1  甘氨酸亚铁对贫血模型大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影响(略)

  4 讨论

    本实验采用放血加缺铁的方法建立大鼠贫血模型,以低铁饲料作为日常饲料,并每天尾部静脉放血,连续5天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与正常组大鼠达4~5g/L。正常人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红细胞数目密切相关,两者一般呈平行关系。但由于贫血原因不同,两者又不绝对平行,由于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程度比红细胞减少更严重,所以在缺铁性或铁利用障碍性贫血时,测定血红蛋白比计数红细胞更为准确。通过检测贫血模型大鼠血红蛋白OD值,可间接反映出各组Hb浓度的恢复情况。实验中缺铁性贫血大鼠灌胃给予200mg/kg FeGly2和300mg/kg FeSO4制剂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明显增加,而且200mg/kg FeGly2和300mg/kg FeSO4制剂的升高血红蛋白含量的作用相当。
   
  口服无机形式铁,如硫酸亚铁、乳酸亚铁常被作为治疗营养缺铁性贫血的主要铁剂形式,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效果是肯定的,但这此铁剂存在较强铁腥味和胃肠适刺激等副作用,限制了铁剂的长期使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其相关酶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77 1726阻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
    甘氨酸亚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
    精氨酸加压素在调节性低温中
    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者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