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个案研究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个案研究
  摘要:本文以北京为个案,从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 教育 等方面考察了其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原因。解决北京公共产品城乡供给差异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政府有进有退原则,调动市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加大财政对 农村 的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完善供给决策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统筹城乡 发展
  
  一、北京市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现状
  
  北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
  北京城乡社会保障供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方面。到2007年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671.7万人,覆盖率达48.7%。在农村,到200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9.1万人,覆盖率仅为19.4%,见表1。
  北京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到2007年,北京城镇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535万人、609万人和290万人,分别占城镇人口的39%、44.1%和21.1%。这些城镇市民享有的社会保险与农民是无缘的,而且以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的需求,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991~1995年,北京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比整个80年代还大。2006年,北京基础设施投资额高达935.3亿元,比1981至1995年的总和还多,从1981年到2006年,北京基础设施共计投资5230.8亿元,每年相当于同期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北京农村财政支农支出并没有随财政支出的增长而增长,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3%~4%之间,且总体规模有限,从1981年到2006年共计投资仅有263.49亿元,见表2。由于财政对农业支出规模的限制,北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对于城镇的投资规模没有明显的提高。
  (三)在城乡教育方面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从1996年-2006年,北京地方财政支出6121.66亿元。其中,教育投资为759.41亿元,虽然教育投资基本保持了与财政支出大体相当的增长比例,但教育投资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却呈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5.8%下降到2006年的12.41%。教育的投入除偏向城市高等教育外,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差异明显。从公共教育支出结构看,通过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变异系数,可衡量北京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状况。部分年份的基础教育经费变异系数情况见表3。
  从上表可看出,农村义务教育无论预算内事业费还是预算内公用经费保障的变异系数较之城镇都较大,说明北京城乡教育投入配置失衡,在城乡教育投资上差异明显。

  二、北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存在的原因
  
  (一)供给主体职能错位加剧了北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
  首先,中央政府把有些供给事权下放过低,基层政府承担了过多的供给责任。一些本该由中央政府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却由地方政府承担。如,由地方承担驻军开支,低标准下放军队离退休经费及医疗费,安全部门、气象部门地方配套等等。对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中央政府只承担很少部分,而基层的县、乡级财政却承担了繁多而庞大的公共产品支出。甚至对已明确由上下级财政共同负担的公共支出项目,也出现支出重心下移的现象。如,义务 教育 经费一般都是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但绝大部分办学压力却集中在了乡镇。其次,基层政府受财力限制,将公共产品供给责任部分下移给村民自治组织。但由于其没有征税权,却要对小学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提供很大支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这种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使其不能很好的供给公共产品。
  (二)供给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扩大了北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
  1、税制改革对北京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首先,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进一步紧缩了北京 农村 财政财权,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为分税制改革实际上是通过某种制度安排,层层挤压,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集中度,进一步紧缩了处于财政级次最低层的乡镇财政的财力。但各级政府之间供给公共产品的权限、责任却划分不清,并将供给责任和事权层层下移,必然导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和脱节,加重了县乡的财政负担,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其次,2000年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2006年1月1日完全取消了农业税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负担,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弱化了北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因为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财政收入中的自筹资金(也被称为制度外财政收入)所占份额很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乡镇财政收入的不足,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起了较为关键的支撑作用。但现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使自筹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乡镇财政财力更加单薄,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不容乐观。
  2、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监督机制不健全影响北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首先,乡镇政府机构庞大,挤占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1985年北京农村的乡政府多达350个,即使到2007年,北京农村的乡、镇政府共计达183个。为支付过多人员的工资和庞大机构的运行费用,往往不得不挤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其次,基层政府过多干预 经济 事务,将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挪用为经济建设投资。许多县、乡镇政府为 发展 本地经济,广开财源,从事私人产品的生产经营。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经常挪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再次,出于政绩和自身利益考虑,导致农村公共资源增长无序,造成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浪费。由于对GDP等经济指标的过度看重,使县、乡镇政府不顾现实财力大搞“政绩工程”,致使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公共新闻视阈下的社区新闻实
    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审计效
    浅谈公共管理中的经济适用房
    公共部门戰略管理理论的合理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走向新公共
    教育体制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对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
    健康管理与传播视阈下的公共
    城乡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