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问题研究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问题研究
估算、折现率的确定、估价方法的选择等。对未来事项的估计是建立在某种假设基础上的,作为假设基础的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程度有高低之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会计师进行专业判断。很显然,为了保证某种假设和估计的合理性,会计师需要考虑和关注总体的 经济 环境,具体行业的经济特点和 发展 趋势, 企业 自身所处的经济境况以及当前的市场条件;把握企业自身的目标、战略;估计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风险。会计师对这些来自于外部和内部信息的整理、分析、资产定价相关参数的选取使用、资产风险的量化,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去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对骨架方法的恰当使用,也需要会计师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估价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使用得是否恰当。因而,这就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解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的措施 
   
  1.明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范围。公允价值范围的运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小范围的运用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相对提高,但信息的相关性会相应降低;而大范围运用虽然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可能会降低信息的可验证性。虽然新会计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但结合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它的实施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希望的目标,甚至有可能会背离人们的预期。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保证在当前条件尚不十分成熟的环境下降低公允价值全面运用可能造成的整体性风险。 
  2.规范公允价值确定的标准。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需要确定的标准包括:(1)确定标准市场。对于已经存在活跃、公开的交易市场的,应由国家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明确其中符合公允价值确定标准的市场,其交易价格可以直接使用,从而形成国家及各行业的统一、标准的公允价值信息平台,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2)确定标准中介。细分市场要素和行业评价机构,定期由监管部门核准资质并进行公示,对于重大交易必须明确由指定的中介机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评估,尽可能保证估值的公允。 
  3.加强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监管。成熟环境的缺失和学术思想的分歧,造成了新旧准则体系对接中的碰撞,同时影响着公允价值的确认。在这种条件下,公允价值的使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公允性、相关性的同时,也为一些投机者提供了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可能。因此,必须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对公允价值实施过程中的主观差错予以纠正,对公允价值的恶意操纵者及获益主体予以认定并给予惩罚。随着我国对资本市场、资产评估业等的进一步规范和建设,公允价值在会计核算中应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上面只是对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运用的初步讨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总之,从发展的眼光看,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必然趋势,而不能仅仅看到公允价值容易被操纵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能够不断满足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的需求,我们应该在 总结 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公允价值研究的力度并促进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参考 文献 : 
  [1]刘兆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审视[J]. 首席财务官,2006,(8). 
  [2]黄羽佳,张永冀,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探究[J]. 德宏师范高等专 科学 校学报,2007,(4). 
  [3]庞悦圃,运用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评价我国新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为例[J].  现代 商业,2008,(3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状况评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
    浅谈我国会计研究现状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
    基本养老保险金会计研究
    高校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简析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
    浅谈管理会计中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