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记《大公报》人才培养成功之道剖析           
新记《大公报》人才培养成功之道剖析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发表文章被看中的;徐盈、子冈、杜文思是从投稿者中被发现的;还有如当时天津《庸报》总编辑张琴南,北平《晨报》骨干编辑许君远,原法国瓦斯通讯社记者费彝民,燕京大学新闻系助教蒋荫恩,北大助教张佛泉等,都被《大公报》延揽其中。
  2、不养圣(剩)人贤(闲)人,用人求精不求多,不称职的立即解聘。
  3、不熬年头,不论资排辈,只要干得出色,就立即破格擢升。如徐铸成入社才三年,就由练习记者提拔为驻汉口的正式记者兼办事处主任,月薪也由30元猛增至150元。梁厚甫初当翻译时,月薪才60元,因为突击翻译希特勒的一篇演讲稿,任务完成得好,张季鸾立即下条子,把他的月薪调到100元。①
  4、注意保护人才,文章或报道出了问题,当局者怪罪下来,老板一律以“他是我们的人,文章在我们报纸刊载,一概由我负责”抵挡过去,主动承担责任。“王芸生在天津编撰《六十年中国和日本》一书出版后,一举成名。南京国民党外交部聘请王芸生为条约委员,胡政之把袁光中找到他的办公室,为他译电通知金诚夫请外交部打消聘请,不愿将人才外流。”②
  5、注意教育和培养。总经理胡政之知人善任,对于每一个记者和编辑的兴趣和能力都很了解.因此他分配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愉快地胜任。在分配了工作或交给了一项具体的任务之后,他就给予完全的信任,除必要的指导之外,从来不罗嗦。既没有要这样、要那样的框框套套,也没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清规戒律,完全让你自己在实践中发挥所长,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自行创造。
   老报人曹世瑛在回忆录中说:“不怕你有九十九分短处,只要有一分长处我就能用你。就是胡的用人标准。所谓一分长处,就是对《大公报》有一分用处。只要能供给《大公报》所需要的材料,什么人他都能用。③
  胡政之认为,已经成名的人,进来后可能干一阵子就走,所以他抓队伍建设,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太用成名的人物,而是注重选择有培养前途的新秀,给予充分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锻炼增长才干。《大公报》一批鼎鼎有名的人物,无论是各个部门的管理干部,还是挑大梁的编辑,进大公报是时都是一些名不见经转的小人物,在报社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根据事业 发展 的需要招考练习生。一旦被录取,就进入报社进行培养,有不少人日后都成为了骨干。对于人才的使用上也是灵活多样,不拘陈法。如给当时还是北京大学学生范长江以“旅行记者”的身份,支持他赴西北采访,一举成功;发给当时还是武汉大学学生张高峰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凭证,使其成长为著名记者,等等。
  为了使自己有充足的后备军,报社曾选派曹谷冰去苏联采访,派杨刚、章丹枫赴美国,派萧乾赴英国,派吴砚农赴日本,通过学习和采访来提高这些青年记者的素质。有些同事在大学读书时期,就以写稿、试用等方式得到报社的接济。属于这一类的有范长江、徐铸成等。还有一些同事学历较浅,先到报社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去上学,也大力支持。
  《大公报》在人才培养上也有特色,不是单打一的培养,而是综合培养,建设一支“编经通用”、“采编双精”的全才队伍。胡政之说,办好报馆首先是编好报纸。但光有好的版面、好的内容,如果发行不力,广告很少,事业也无法维持。因此编辑、经理两部门要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才能使馆务发达起来。“我们把经理部与编辑部打成一片,传统做法是,从编辑部选拔经理人才” 。④
  对于采编人员的培养,也是采用内外互调的办法。人员进来后先做记载,再做编辑,磨砺一个时期后,再外放各地做特派记者,工作取得成绩后,再调回编辑部任要闻编辑,并参与社评的写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记者时明白什么是新闻,如何采访:再做编辑,就会知道做采访的辛苦,更能判断稿件的新闻价值,处理好稿件。⑤
  
  二、理想人格感召和人文关怀
  
  《大公报》教育培育出来的新闻人才,除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之外,一般都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新记《大公报》三个创办人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都是留日学生,他们怀着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忧国和文章报国的理想,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熏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沉闷压抑的旧中国,《大公报》切中时弊、嫉恶如仇的热辣时评,呼唤改革、建设的激扬文字,洋溢着传统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经过西方民主洗礼后的自由精神,无不深深吸引着众多的青年人,他们中的一些优秀分子纷纷聚集到它的旗下。
  《大公报》之所以受到社会重视,是因为她爱惜自己的声誉,摈弃低级趣味,注意报纸的品位和质量。它是由知识分子精英主办的报纸,以文人论政为标榜。所谓的文人论政,其出发点是文章报国,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和抱负,有扶正去邪、反对奸佞、固本富国等内容,代表的是社会中的健康力量。《大公报》的这种论政既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既希望 政治 清明,国家富强,也要求广开言路,俯顺舆情,具有进步意义。
  《大公报》老一辈,如总编辑张季鸾、总经理胡政之,都是潇洒、儒雅、宽厚、大度,才思敏捷、举重若轻,富有深厚民族感情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的文章风格,成为大公报的圭臬,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后继者,也风靡了他们所在的那一时代的文风。他们从小饱读诗书,有很好的文史根底﹐受过桐城派古文的薰陶,笔力雄健,意简言赅,才华横溢,成为青年才俊的崇拜者。

  《大公报》老一辈的人品也为人称道。张季鸾和蒋介石的关系很特殊。蒋待他以“国士”之礼,他有知恩图报的想法。但他不沾蒋介石的光,一辈子办报不做官。1935年,张季鸾回乡省亲,蒋介石派人送一万元作路费,他拒受;1941年,他病重时,借住在老朋康心如家,不住政府的宾馆。蒋介石又赠一万元,他还是不要。他定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著名的“四不”方针,自己是信守不渝的。⑥
  胡政之为一代社会贤达,国民党政府多次邀他做官,他都拒绝了,一生以报人自任。抗战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从威权管制到社会治理——关
    《大清刑律草案》立法宗旨的
    论《大公报》的历史贡献和局
    评“论《大人物盖茨比》的叙
    重读经典:艾思奇《大众哲学
    三句半 《大学生活》
    观《大染坊》,反思现代我国
    在大通杯《大理山友》系列专
    观《大染坊》,反思现代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