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的形式有“本科混合式”、“3+1”、“2+2”、“3+2”等模式,后三种即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相剥离的大学加师范的模式。三是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即允许所有有资格的高等院校设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为愿意当教师的人提供教育学科专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和标准。从教师教育功能来看,高师院校宜采用微调策略。后两种课程模式主要适于高质量的教师培养要求,从学术背景或文化氛围看适于本科。高师院校在三年内要满足文化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性、高教性的教学要求,还要满足教育学科教学的要求,仍需采用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混编的课程结构。微调的重点是对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增强教育专业课程的功能。
  在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时要注意结构上不应复杂,宜精干实用。可分为三类:教育理论课程,主要使学生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 规律 ,包括教育学、心 理学 课程;教育技能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当教师必备的技能和技术,包括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育实践课程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实习和见习。实行学分制,这三类课程以两种形式开出:教育必修课程和教育选修课程。教育选修课程主要拓展学生的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学者参照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倾向,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在本科层次的比重设计为:一般文化课程占20%,学科专业课程占40%,教育理论课程占20%,教育技能课程占10%,教育实践课程占10%,以保证教师教育双专业性质。从高师院校情况看,原国家教委设计的教育课程占15%上下的比例还是适宜的。特别是近年生源素质不理想,相当一部分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还难以下调至40%或50%的水平。

  此外,高师院校开办的高职专业,其课程设置则要注意摆脱师范专业重基础课程的定势。高等职业技术 教育 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 经济 建设和社会 发展 的需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进行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产与学的结合,立足“能力本位”,以实训教学为重点,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确定职业技术课和职业实训课的基本体系,然后再确定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和其他辅助课程。由于高职专业类目较多,各地的实际情况干差万别(经济、社会、 自然 条件、人文环境等),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模块时没有机械的、固定的模式,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一般可采用四大模块,即公共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课和选课;也可采用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实训课和选修课五大模块。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3.高师院校课程内容的改革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改革要优化的一是规范性与 科学 性的问题,二是实用性与有效性的问题。
  第一,要重视课程标准的设计,保证课程内容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下,课程往往由学术能力较强的教师主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由主讲教师把握,其自主性较大,而随意性也较大,课程内容往往偏向于教师的学术兴趣和个人特长。这种状况符合人们关于学术自由的主观印象,因此,课程标准的设计并不受重视。但是,就专科层次的教学来看,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不论是教师教育的综合人才,还是高职教育的技能人才,都需要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或应用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通识性、科学性与程序性必不可少。这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制定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的性质、作用、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学习要求等进行规划,增强课程内容实施的目的性、针对性与适用性。
  第二,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使学生获取有效的知识。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有效知识的偏向是不同的。在高师院校,包括一些承办高职专业的学校,其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有几种状态:一是本科压缩型,即对普通本科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的删减与压缩。二是普通专科型,即采用普通专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教材,其特点是体系严谨,有利于学生升入更高层次的学校。三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即主要是将本科、专科、中专的课程内容进行拼凑和剪贴。四是高职专用型,即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高职教学以技能培养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选用适当教材。实际上后一种类型目前所占比例也很有限。因此,在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的改革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1)把握“必需、够用”原则,增强针对性和应用性。所谓“必需”,就高职专业的课程内容而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在深与广的维度上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或更多地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谓“够用”,主要是与大学本科相比较,不要求学术上的专与深,以知道“是什么”、“怎么做”为满足,不需要更多地去探究“为什么”的知识逻辑体系。应删去“偏、难、繁、深”的理论知识,去掉缺乏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
  (2)及时更新内容,体现相应领域先进成果及 现代 化手段的应用。各科教材应充分吸取有关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其应用方式或技术。师范专业不宜简单搬用本科教材,高职专业也不宜搬用普通院校教材。要把能反映最新成果、最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内容重点予以安排。近年教育实践的迅速发展使新的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如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反思性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等都可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反映。
  (3)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不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内容选取,都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注意选修课程的范围与门类要不断扩大,既要有理论性的课程,也要有实用技术类的课程;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学习方
    关于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定位的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的
    探讨关于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顿方案及
    论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承
    论关于北京轨道交通投融资问
    关于普通磨具民营企业提高效
    关于胶原蛋白在造纸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