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传统中药临床用药优势之一多靶点探讨           
传统中药临床用药优势之一多靶点探讨

【摘要】   文章从中医药药性理论出发,结合 现代 药物的 科学 研究,探讨中药作用的客观优势之一多靶点。若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这种辨证关系同样适宜药物本身。故中药多靶点与多途径的功能反应是药物所含多成分的具体体现。进一步阐明中药使用的科学性。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医学对一些疑难杂症 治疗 尚处于困惑状态时,中药凭着自身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本文仅从中医药药性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物的科学研究,探讨中药作用的客观优势之一——多靶点,进一步阐明中药使用的科学性。

   1 中药临床应用多靶点的理论基础

  1.1 中药药性与其临床应用多靶点的相互关系 药物作用的靶点[1]是化学药物作用机体后经吸收进入机体与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物质相结合的部位。传统中医药[2]是在 中国 古代 哲学 思想的影响与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它的独特理论体系,中药药性理论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3]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明确将药物分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 发展 的基础。中药的性能是中药基本性质与功能的概括。它研究药性形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 规律 ,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若简单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在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及辨证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们主要凭借实践经验来认识药物,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大多真实可行。

  1.2 中药四气、五味作为其作用靶点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每种药物的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相对而言。当人体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态时,就有可能选择 自然 界中与其病性相反的药物来调节,这也是中药起源的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曰: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在具体应用中,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基本原则。《内经》将药味归纳为:辛酸甘苦咸五种,并对这五种药味于人体的影响作了细致的研察。《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并在《素问·宣明五气》中有“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可见已经指出,药味与脏腑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规律[2]。后世医药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加以补充、发展。目前药物的四气、五味已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只有一种药性,但可以有一种或多种药味,气味相近,则功效相近,气正味相异,则功能不同。味越多,则功效也就越多。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

  1.3 中药药性之升降浮沉、归经是其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势,归经是药物对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与四气、五味一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药性理论[3]。一般而言药物的作用趋势与所治疾病的病位相同,而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反,即“同病位,逆病势”,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或使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的病变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而且中药的升浮沉降之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古有“盐制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等”[4]的 总结 。这一点充分显示了中药应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为治疗临床疾病的复杂与多变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归经理论的认识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才可全面准确认识理解与掌握药物的功效。如同归肺经的黄芩、干姜,黄芩性寒能清泻肺火,干姜性热能温肺化饮;同归肺经的桔梗、紫苏子,桔梗升浮可宣肺,苏子性沉降而可降肺;同归肺经的麻黄、人参、乌梅,麻黄味辛,能解表散寒,人参味甘而能补肺益气,乌梅味酸则可敛肺止咳。虽然中医的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因两者的理论体系、认识方法及涵义的不同而不能完全对应,但就药物在机体作用后发生的药效反应来讲,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更具有丰富的选择性,这种药物自身固有的天然性能,也充分体现了中药本身的客观优势。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2 中药用药多靶点的物质基础及例证

  2.1 中药用药多靶点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多为土地所出,不同的 自然 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多样功效独特的药物资源。入药部位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不同的器官,又具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在生动的药物群中,每一味中药从生长到成熟,从采收加工贮藏到炮制应用等过程,都有着自己的展现与适宜,大自然给人类赋予了最佳的天然药物资源,且具有“药食同源之效,中医药天人相应之意”。 现代 药物研究也证实了中药所具性能的客观物质存在。每一味中药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它所具成分的非单一性,即多成分共存的特质,是它 治疗 疾病可产生多靶点、多途径,甚是其副作用及毒性相对较小的根本所在。在浩如烟海的经典复方中从“七情合和”到“君臣佐使”的严密组方,从精选药物到如法炮制加工处理,中药复方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到位,群药协同作用使毒副作用尽量降低甚至消失。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这种辨证关系同样适宜药物本身。即可说明中药多靶点与多途径的功能反应是药物所含多成分的具体体现。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美学的多样性与中国传统美学
    传统中学作文与新课程作文的
    让传统文化注入语文课堂
    浅谈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作
    现代科学研究应从中国传统文
    传统文化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市场经济下中药房的发展
    浅论综合医院中药房管理浅见
    浅谈传统电算会计内部控制的
    浅议我国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