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反抗的诗学研究           
反抗的诗学研究
明知之事绝不说谎,并且奋力去抵抗压迫。”[1](P9)这份艺术宣言显然是作家的夫子自道,因为正是在继《西西弗神话》之后的第二个系列作品中,加缪开始了自己以“反抗”为标志的写作之旅,并最终“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1](P1)。这个系列的作品,包括小说《鼠疫》(1947)、戏剧《正义者》(1949)与理论著作《反抗者》(1951)等。综合来看,它们以现实为题材,以“反抗”为旨归,回答了“荒诞之后”的价值选择问题。可称之为是从孤独到团结的进步,从个人意识到集体斗争的发展。总而言之,在一个严峻的时代里,如何生存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共同主题。
  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所指出的:荒诞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离开了人,荒诞也会随即消失。而所谓“荒诞的人”,是“伟大的享受人生的人”,是既能行动又能静观的人。但认识到荒诞只是作出判断的前提,是思想的出发点,而对这个严峻的时代而言,重要的已不再是认识,而是需要采取的态度。或者说,在荒诞的条件下,人该如何行动,是以自杀来结束荒诞的人生状态,还是以反抗来赋予人生以某种意义?加缪的回答是:“生存,就是使荒诞存活。”使荒诞存活,首先是正视荒诞。与欧律狄刻相反,荒诞只在人们与其疏远时才死亡。这样,唯一前后一致的哲学立场就是反抗。所谓反抗,是指“人与其自身的阴暗面永久的对抗”[2](P99)。由此,在维护人的尊严的意义上,加缪毫不犹豫地反对自杀——正是在对自杀的否定中,他为“荒诞的人”选择了肯定人生的“反抗”之途。
  既然“反抗”是人的必然姿态,那么,在加缪的概念里,“反抗的人”是个怎样的形象呢?在不同的场合,加缪曾反复指出:人是唯一拒绝像现在这样生活的生物,换句话说,“不满足”是人的真正本性。不过,他又强调指出:这种“不满足”并非漫无边际的抗拒。虽说“荒诞的人”不必沉湎于对神的幻想中,因为他不需要某种至上的存在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但也不必迷失在“自在的自由”之中,因为他不需要某种先验的东西来“为自己设立栅栏”。人唯一的骄傲是,他发现了自己的自由,唯有如此,他才能穷尽现实;唯有如此,他才称得上是一个“反抗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旨在获得自由的反抗,还是旨在摆脱荒诞的反抗,真正的反抗者都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加缪说:“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然而,他虽然拒绝,却并不放弃:他也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万圣节相关的诗歌
    2011国庆节的诗歌:喜迎国庆
    有关国庆节的诗歌:礼炮声声
    论李流芳的诗学思想及其批评
    八一建军节赞美军人的诗歌
    元宵节相关的诗句
    少男少女爱情的诗化研究
    试论北宋“临江三孔的诗歌创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大鼠2型糖尿
    试析李商隐政治诗的诗史价值